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19世纪40到60时代以来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迫使地主阶级不得不展开一场自求运动来保住他们的封建大厦。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用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根据材料一写出图片A处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的名称?你认为这场运动是否成功,请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一图片B中的这个人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个“贼”指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说“无力回天”?
(4)材料三中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
(5)材料四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让中国人脱蒙昧时代而掀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6)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单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材料四:要维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礼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请回答:(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李鸿章参与的什么活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它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3)材料三中的“三民主义”是哪一次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这次革命运动是谁领导的?为“巩固中华民国”,他颁布了哪一宪法文件?
(4)根据所学知识,你觉得材料四中的一段话是什么运动的主张?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2.选择题- (共19题)
A.割占香港岛 | B.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口岸 |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 D.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地区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
B.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 |
C.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 B.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
C.结束了封建帝制 | D.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① 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变法维新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①③②④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A.黄海海战 |
B.廊坊狙击战 |
C.天津保卫战 |
D.威海卫战役 |
A.林则徐 |
B.关天培 |
C.邓世昌 |
D.丁汝昌 |
A.李自成起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秋收起义 |
A.《天朝田亩制度》 |
B.“均田免粮”思想 |
C.《资政新篇》 |
D.《北京条约》 |
A.《新青年》 |
B.《文学改良刍议》 |
C.《狂人日记》 |
D.《劳动界》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