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吴川一中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8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占领了香港岛,英、法、美等国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五口通商后,鸦片走私的情况更加严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倾销到中国市场,使中国的家庭手工业遭到破坏,小农经济逐渐破产。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

材料三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个条约?是跟哪个国家签订的?条约反映出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它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其反映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条款是什么?
(3)材料三是出自哪个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4)上面三则材料见证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这段屈辱的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2.
下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阅读材料,请回答。

请回答:
(1)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图2反映了哪一阶级的要求?他们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3)请你简述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功绩?
(4)上述历史事件体现了中国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的什么特点?

2.选择题(共28题)

3.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4.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是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发展教育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维新变法
6.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国政府职员互相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
B.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
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思想
D.对别人更加尊重
7.
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述事件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③左宗棠收复新疆
④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③
8.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B.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C.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9.
戊戌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是( )
A.发展农工商业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开办新式学堂D.改革政府机构
10.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1.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体现的是(    )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12.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中华民国成立
C.武昌起义D.中国共产党成立
13.
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蒋介石担任校长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
C.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为革命培养了大批政治和军事人才
14.
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15.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16.
1900年7月,英国某著名漫画杂志登载了题为《没有开花的中国佬》和《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1900年的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
A.英国联军火烧了圆明园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C.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D.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17.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
A.割地B.资本输出
C.开设通商口岸D.赔款
18.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9.
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20.
图中的“大劫难”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1.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22.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对东西方文化作了客观的评价
23.
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24.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5.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相继进行救国之路的探索,下列史实中代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探索的历史事件有(    )
A.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26.
如果老师让你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该首选( )
A.《中外纪闻》B.《时务报》C.《民报》D.《新青年》
27.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下列有关此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28.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留下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还我山东
C.废除二十一条D.拒绝和约签字
29.
九十年前,十三位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秘密会议,为躲避搜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举行.该历史情景反映的应是(   )
A.同盟会建立B.开国大典
C.中国共产党成立D.西安事变
30.Jessica used to be a manager in a company, but she gave up ___________ job when she became a mother.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