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民族的屈辱)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苦难的岁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该条约中被强行割占的领土是哪里?
(2)这次列强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危害?
材料二:条约签订后,当时的日本外相说:“在获得这个赔款以前,日本的财政官从未谈到过数万万元的大数字,国库收入仅达8000万日元。”
(3)材料中的“条约”指哪一不平等条约?在条约中,日本提出的什么要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4)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的侵华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5)分析材料三,说说历次列强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该条约中被强行割占的领土是哪里?
(2)这次列强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危害?
材料二:条约签订后,当时的日本外相说:“在获得这个赔款以前,日本的财政官从未谈到过数万万元的大数字,国库收入仅达8000万日元。”
(3)材料中的“条约”指哪一不平等条约?在条约中,日本提出的什么要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4)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的侵华政策是什么?
材料三:“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5)分析材料三,说说历次列强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光绪皇帝登基24年,亲政也已经11年,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尤其因战争失败,割地赔款,倍受欺侮。最关键的问题,是以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海军力量输给同在亚洲的日本——这个国人素来看不上眼的倭国。将所谓同治中兴,洋务运动以来积攒的一点底子,败的是一干二净。
(1)“同治中兴,洋务运动以来积攒的一点底子”在哪次战争中败的一干二净?依据材料一,指出让光绪帝最难堪、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割地”的内容有哪些?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一 1898年,光绪皇帝登基24年,亲政也已经11年,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尤其因战争失败,割地赔款,倍受欺侮。最关键的问题,是以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海军力量输给同在亚洲的日本——这个国人素来看不上眼的倭国。将所谓同治中兴,洋务运动以来积攒的一点底子,败的是一干二净。
(1)“同治中兴,洋务运动以来积攒的一点底子”在哪次战争中败的一干二净?依据材料一,指出让光绪帝最难堪、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割地”的内容有哪些?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摘编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
(3)根据材料二,指出李鸿章认为要自强的关键是什么?材料二还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这一事件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5题)
5.
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当年,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A.戚继光 |
B.郑成功 |
C.左宗棠 |
D.邓世昌 |
13.
太平军在后期节节失败的原因是清军得到了外国人的帮助,这段话反映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A.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
B.领导集团享乐腐败,进取心衰退 |
C.进行武装斗争 |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
14.
它是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最高峰,它的发生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它”指的是
A.黄巾起义 |
B.李自成起义 |
C.大泽乡起义 |
D.太平天国运动 |
15.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的是
A.英国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
B.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C.中国落后于英国,落后必然挨打 |
D.中国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
16.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史实(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B.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张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主张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
2018年3月,西周青铜器“虎鎣”(ying)现身英国,“虎鎣”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洗劫圆明园,由此获得“虎鎣”等珍贵文物。据此判断“虎鎣”之前的拥有者参与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
B.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1.
“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与诗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
D.洋务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3.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3.填空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