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保定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8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天,两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一个把口袋塞得满满的,另一个也如法炮制……然后他们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一中国。然而, 179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 159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 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119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 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三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抗击洋枪队”“扶清灭洋”等,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叙述的事件发生于哪次战争?雨果所说的“两个强盗”是指哪两个国家?这次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2)材料二中的“118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 此事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在诸次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 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自强求富运动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莫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材料二 革命者历尽千幸万苦,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上

材料三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强求富运动”指什么事件?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地位?
(2)材料二中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从文化上感觉不足”,为此掀起什么运动? 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主要阵地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感悟“中国追随世界潮流”的历程,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具有什么共同的高贵品质?

2.选择题(共19题)

3.
中国近代史上“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B.《黄埔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
4.
在电影《甲午风云》的黄海大战中,可以看到下面哪个历史人物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
A.左宝贵B.邓世昌C.关天培D.曾国藩
5.
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A.谭嗣同B.康广仁C.梁启超D.林旭
6.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林则徐
②琦善
③左宗棠
④邓世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
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
④“二十一条”
A.②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
“它是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它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它还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是
A.《天朝田亩制度》B.《尼布楚条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一批新式学堂
D.筹建中国近代海军
11.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一座城市,并把它改名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天京”就是今天的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上海
12.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3.
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15.
下列诗句中,颂扬左宗棠收复新疆业绩的是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D.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16.
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设立京师大学堂
17.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    )
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③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④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
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D.开展洋务运动
19.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成立B.《万国公报》创办C.公车上书D.百日维新开始
20.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这是一幅欢庆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对联。五四运动的胜利标志着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21.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