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战争?(举出四例)
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2)“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3)你对上述两则材料有何感想?
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材料二:

(2)图一唱响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时代最强音?图二的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我们党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2.判断题- (共1题)

(1)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3.选择题- (共22题)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D.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 NaHCO3+NaOH=Na2CO3+H2O;
② NaOH+CO2=NaHCO3;
③ 2NaOH+CO2= Na2CO3+H2O;
④ CO2+Na2CO3+H2O =2NaHCO3 。
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了上述反应中的一个。
则:OA表示反应{#blank#}1{#/blank#}(选填①②③④等,下同);
OB表示反应{#blank#}2{#/blank#};BA表示反应{#blank#}3{#/blank#}。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
时间 |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 资本(万元) | 日产量(万袋) |
1911年 | 10 | 约600 | 4.3 |
1919年 | 120 | 约4500 | 18.8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至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这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随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我的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填空题- (共2题)
(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____________和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
(2)1897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_______________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挑战。
(4)1927年,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___________,破坏中国革命。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