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石弓中心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9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

1.综合题(共2题)

1.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战争?(举出四例)
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2)“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3)你对上述两则材料有何感想?
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1)材料认为“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材料二:

(2)图一唱响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时代最强音?图二的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三:我们党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
(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强国梦”?

2.判断题(共1题)

3.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主题为《近代回眸》的知识卡片,请将错误找出并改正。

(1)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4)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5)错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3.选择题(共22题)

4.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6.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7.
史论结合是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8.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刻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9.
下图是流行于1916年一副对联,说明了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袁世凯
A.公然复辟帝制
B.发动“二次革命”
C.掀起护国运动
D.出卖维新派
10.
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A. 洋务企业的产生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11.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D.建立民主共和国
12.
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13.
某同学整理的下边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A.北伐战争的必要性
B.北伐战争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必要性
D.解放战争的影响
14.
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里最能反映其性质的是( )
A.废除“二十一条”B.还我青岛
C.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5.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6.今有化学反应:

① NaHCO3+NaOH=Na2CO3+H2O;

② NaOH+CO2=NaHCO3

③ 2NaOH+CO2= Na2CO3+H2O;

④ CO2+Na2CO3+H2O =2NaHCO3

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了上述反应中的一个。

则:OA表示反应{#blank#}1{#/blank#}(选填①②③④等,下同);

OB表示反应{#blank#}2{#/blank#};BA表示反应{#blank#}3{#/blank#}。

17.
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B.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C.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D.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18.设A,B,C,D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 ABAC=0ACAD=0ABAD=0 ,则△BCD是(   )
19.
批判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是近代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其中注明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聂耳
B.鲁迅
C.徐悲鸿
D.侯德榜
20.
抗日战争期间,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和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有力地支援了抗战,被誉为化学工业的先驱是
A.侯德榜
B.张謇
C.范旭东
D.詹天佑
21.
关于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近代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文报纸
B.被誉为大众传媒的先驱
C.该报纸内容丰富,报道大量社会新闻
D.创刊于1872年的天津租界
22.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23.下列属于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的是(     )
24.
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时间
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
10
约600
4.3
1919年
120
约4500
18.8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
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 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5.阅读《散步》,完成小题。

散步

莫怀戚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至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这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随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我的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4.填空题(共2题)

26.
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见证。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词语。
(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____________和民用企业_______________。
(2)1897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的_______________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___》,向封建思想文化发起挑战。
(4)1927年,蒋介石勾结国内外反动势力在上海发动___________,破坏中国革命。
27.
请根据提示写出中国近代探索中相关的事件名称。
(1)自强求富-开近代探索之先___________
(2)变法维新-圆救亡图存之梦___________
(3)三民主义-创民主共和之国___________
(4)民主科学-启思想解放之门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