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综合题(共3题)

1.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军事较量是指什么事件?它给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刻,请写出他的名字和事迹?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不断的向西方学习,从学经济到政治制度,再到文化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什么企业?(任举一例)
(2)材料二与哪一事件有关?除了梁启超外,还有哪位领导人?
(3)材料三中的内容后来发展成为什么理论?是由谁提出的?其中核心是什么?
(4)材料三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5)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向西方学习?
3.
材料一: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斥卖国贼章宗祥等人,火烧了曹宅……
材料二: 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发生改变…….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人教版教材
(1)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开始的时间是什么?(写出具体年月日)
(2)根据材料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其中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口号是哪一条?
(3)材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中心和主力有什么变化?
(4)你从材料中感受到哪些“五四精神”?

2.简答题(共1题)

4.


图片中的人物被称为“状元实业家”,他是谁?他创办了什么企业?

3.选择题(共15题)

5.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6.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7.
下列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的是(    )
A.赔款4.5亿白银B.在北京东交民巷,列强可驻兵
C.拆毁炮台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
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的起义所在地,他们应该去(   )
A.北京B.武昌C.南昌D.上海
9.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同盟会B.兴中会C.国民党D.共产党
10.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
11.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事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是没地方可逃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12.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个人是
A.袁世凯B.荣禄C.蒋介石D.陈独秀
13.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14.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D.挽救了民族危亡
15.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说的是什么(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16.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中共“三大”的召开D.中共“七大”的召开
17.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辛亥革命D.中国共产党成立
18.
为了培养国民革命的骨干力量,1924年国民党创办了一所军事学校。这所学校是  ( )
A.京师大学堂B.黄埔军校C.北京大学D.京师同文馆
19.
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人,不可能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B.在《中报》上看时政新闻
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

4.填空题(共6题)

20.
新文化运动的阵地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写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21.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皖系这三大派系。
22.
(题文)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个近代外交机构是1861年设立的_____。
23.
(______)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理念深入人心。
24.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以__ __ ____、孙传芳、______  ___为首的三派军阀。
(2)北伐的名将叶挺,他率领的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  ”的称号。
25.
(________)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_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