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河南省郑州一中汝州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8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每年需要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材料三: 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在帝国主义正在形成的19世纪末,这件大事成了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信号。
材料四:“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失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比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备注:庚子是指1900年)
(1) 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3) 材料三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4)面对外国侵略者的迫害,19世纪末掀一场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什么?中国近代史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是什么?
(5) 材料四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开始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艰难迈进的历史画面.
 
(1)请分别指出上述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写出四幅图片历史事件代表人物?(任写一位)并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
(2)指出图三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次革命对传播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3) 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从以上抗争与探索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 请你根据上面提供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

(1)材料一 这一口号是哪一事件提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2)材料一 这一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的意义?
(3)材料一 这一事件主要体现了什么精神?(写一个词)你如何发扬和传承?
(4)这一事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中共一大提出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5)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新”在哪里?

2.选择题(共18题)

4.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5.
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四件。这四件饱经沧桑的国宝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被迫离开故土的(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  )
A.鸦片战争B.百团大战
C.黄海大战D.解放战争
7.
维新变法内容中,能说明这次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①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④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1912年发生在中国的历史事件有
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宣统帝下诏退位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
新文化运动期间,哪两个人物提倡文学革命,使的白话文逐渐为大众接受(    )
A.鲁迅  康有为B.陈独秀 李大钊C.李大钊 康有为D.胡适 鲁迅
10.
近代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是(   )
A.《敬告青年》B.《文学改良刍议》C.《庶民的胜利》D.《孔子与宪法》
11.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12.
奕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属于他们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3.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至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4.
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
15.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6.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7.对任意的非零实数a,b,若a⊗b的运算原理如图所 示,且min{a,b,c}表示a,b,c中的最小值,则2⊗min{1,log0.30.1,30.1}的值为(   )

18.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苦,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9.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①自由 ②民主    ③平等    ④科学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还我青岛,誓死力争B.废除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
21.
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
A.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C.云南宣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D.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