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9

1.综合题(共4题)

1.
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侵略之船】
材料一:下图

英国军舰“皋华丽”号
(1)在这艘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自强之船】
材料二:图 “黄鹄”号

(2)这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它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你认为它发生在什么事件中?(2分)该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地位如何?   
【英雄之船】
材料三:图 “致远”号

(3)这是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之船。当时指挥这艘军舰的管带是谁?这场海战发生在哪场战争中?
(4)这些船见证了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
“近代化”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他的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上的自由化和民主化。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分析其成果。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工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数量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

时间

农业税收人

工商业税收人

其他收人

总收人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数额(万两)

比重(%)

1849年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年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年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人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之间的关系。
(3)请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场运动的认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巴黎和会传来了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一场一学生斗争为先导的爱国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的爱国行为得到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
材料二: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材料三:***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结合材料一,分析青年学生在该事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谈谈你对广大学生的行为的理解。
(2)材料二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会议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你认为共党的诞生与材料一中的事件有何关联?
(3)材料三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2.选择题(共20题)

5.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6.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A.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B.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7.
“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所称颂的人物是( )
A.曾国藩B.林则徐C.刘锦棠D.左宗棠
8.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
这一主张表明林则徐维护外商在中国的利益
B
中英《南京条约》
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D
《辛丑条约》
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A
B.B
C.C
D.D
9.
下列图片的内容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    )
A.反抗外来侵略B.寻求救国之路C.从事民主革命D.推翻清朝统治
10.
了解历史事件,常常需要知道事件的各个因素。综合题图中的要素,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11.“移动互联网+手机支付+自行车租赁”催生了共享单车这一崭新的行业,共享单车正成为经济生活的一抹亮色,小橙车、小黄车、小蓝车……彩虹般的色彩装点了街巷。共享单车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方式,与城市公交和地铁共同构成了绿色、便利的交通网络。关于共享单车,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在使用过程中,自行车与手机是互补品

②凭借信用分可以免押金租用,说明诚信能降低企业成本

③减轻了高峰期公交系统的压力,表明其对公交车、地铁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④其发展为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大量订单,这反映了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关系

12.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中法战争
13.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微信”“QQ”等网络聊天软件进行联络,传统电信业务逐渐减少,2016年前三季度,短信发送量同比下降了10.9%,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
14.
《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付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15.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

A. 侵略与抗争   B. 近代化探索
C. 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6.
把李鸿章看成是一个彻底的卖国贼,这多少是一种带有道德情感色彩的评判。他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有(  )
A.开办福州船政局B.抗击沙俄侵占雅克萨
C.创办轮船招商局D.建立大生纱厂
17.
戊戌变法内容中,能说明这次变法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①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④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9.
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超想在图示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20.
某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北伐战争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渡江战役
21.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长征
②南昌起义
③五四运动
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④⑤①②
22.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不是运动期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说明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23.
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国共合作的产物
B.蒋介石担任校长
C.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1949年底迁到台湾,1975年在大陆招生
24.
五四运动时,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下列口号在游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取消二十一条”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