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35中学石岛联盟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初二历史 期中考试(模拟6)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9

1.综合题(共3题)

1.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一步步沦陷。
材料:下图见证或刻画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

(1)图一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开放了哪些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处,洋务运动时创办的企业有哪些?条约中哪项内容最有利于实现英国的侵略意图?
(2)哪场战争后条约的什么条约签订表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条约里哪项内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西方列强的“扯线木偶”?这一条约的影响有哪些?
2.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一步步沦陷。面对外敌入侵,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材料一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三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们革命斗争打开了通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四 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前后期口号是什么?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维新变法失败后,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醒国人的“壮士”是谁?
(3)材料三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4)材料四中“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5)依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9年(1840~194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复兴之路》解说词
(1)“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2)材料中的“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星火燎原”中的星星之火指什么?由此***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3)材料中的“大迁移”指什么事?“大迁移”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4.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5.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6.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诗句赞扬的是(  )
A.左宗棠收复新疆B.林则徐虎门销烟C.邓世昌黄海大战D.左宗棠收复台湾
7.
近期多地火锅调料检出罂粟壳,“鸦片”已不知不觉间“潜伏”进餐桌,威胁着“舌尖安全”。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
十一长假,小明同学随父母到南方旅游,见到这样一尊雕塑(折断的烟枪),你猜猜她去了什么地方( )
A.承德B.上海C.厦门D.虎门
9.
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10.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键436 kJ/mol;F—F键153 kJ/mol;H—F键565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
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D.百日维新的失败
12.
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下列哪位人物的主张与他的疾呼最相近(  )
A.B.C.D.
13.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4.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
15.
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甲说:“我的一个朋友参加过公车上书。”乙说:“我的朋友参加过义和团运动。”丙说:“我和很多朋友一直住在东交民巷。”丁说:“报纸上说孙中山已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四人表述的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6.

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真正的思想进步是科学努力的结果。哲学已经把责任交给了它原来的分支如物理学和心理学。哲学家现在能够做的只剩下提供某种思想脚手架用以支撑这个伟大的实证建筑。这说明(    )

①具体科学可以取代哲学发挥指导作用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17.
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
A.胡适和鲁迅B.陈独秀和李大钊C.科学和自由D.民主和科学
18.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关于五四运动的信息是
A.北洋政府逮捕了大批学生
B.学生爱国浪潮已遍及全国
C.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
下列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的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召开C.北伐战争D.重庆谈判
20.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①遵义   ②吴起镇   ⑧武汉   ④会宁
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
下图是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的训词,由此判断中山大学创办于(    )
A.1922年B.1923年
C.1924年D.1925年
22.
“天安门”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向往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其中发生在这里、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D.西安事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