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信哉言乎,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根据材料一,写出19世纪中国“耻辱性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法战争”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国人“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具体举措。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败“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信哉言乎,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1)根据材料一,写出19世纪中国“耻辱性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法战争”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国人“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具体举措。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败“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马力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材料三:《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马力认为如果没有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请根据材料三指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分别指的是?其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马力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材料三:《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马力认为如果没有虎门销烟,1840年英国就不会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请根据材料三指出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分别指的是?其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材料二:“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
材料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材料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发展资产阶级为奋斗目标;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写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4)根据材料四,小历同学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材料二:“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
材料三:“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材料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发展资产阶级为奋斗目标;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写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4)根据材料四,小历同学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大清王朝的覆灭。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竟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国体改变了,政体改变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实现了;辫子剪掉了,服饰改换了;龙旗扔掉了,五色旗飘起来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大盗窃国,帝制复辟,中国又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有识之士仍在黑暗中摸索。
(1)上述材料中的“中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哪一重要人物有关?
(2)在阅读完——以上材料后,请给此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武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大清王朝的覆灭。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竟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国体改变了,政体改变了,民主共和的理想就要实现了;辫子剪掉了,服饰改换了;龙旗扔掉了,五色旗飘起来了。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大盗窃国,帝制复辟,中国又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有识之士仍在黑暗中摸索。
(1)上述材料中的“中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哪一重要人物有关?
(2)在阅读完——以上材料后,请给此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晰)
2.选择题- (共30题)
13.
下列是1903年中国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 |
C.老三远赴重洋到美国留学 |
D.老四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房子 |
14.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西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态度反映的问题实质是
A.慈禧太后与列强结下深厚友谊 |
B.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C.慈禧太后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
D.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慷慨大方. |
17.
2007年9月21日,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以6910万港元的价格,购入原属圆明园海晏堂御制12生肖“水牛钟”喷泉的马首铜像,并决定将其捐赠给国家,你知道马首铜像是何时流落于海外的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4.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的“屋子”和所用“材料”分别指
A.清朝封建统治;变法维新思想 |
B.清朝资本主义发展;民主科学思想 |
C.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 |
D.清朝封建统治;民主共和思想 |
30.
武汉首义广场景观设计按照时间轴线划分,从南至北可以分为:首义枪声,中华之光,铁血神州,走向共和四个部分。其中”首义枪声”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金田起义 |
B.广州起义. |
C.武昌起义 |
D.黄花岗起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