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3题)
6.
(1)图一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图二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意义?
(3)图三所示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哪次重大战役中?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1)图一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图二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意义?
(3)图三所示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哪次重大战役中?
(4)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7.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得到了教训,也获得了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材料所说“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分别指哪些事件?
(2)材料所说“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在“双重挤压”下,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反抗。请举出两位代表人物。
材料: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材料所说“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分别指哪些事件?
(2)材料所说“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在“双重挤压”下,中国社会各阶层不断反抗。请举出两位代表人物。
8.
从1924年到1949年,国共两党有过哪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破裂的标志都是蒋介石发起的军事行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国共两党在21世纪应该怎样开展新的“合作”?
3.简答题- (共1题)
4.选择题- (共21题)
19.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 | B.孙中山 |
C.康有为 | D.*** |
20.
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 B.出国留学的青年 |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
2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 B.陕甘根据地 | C.左右江根据地 | D.中央根据地 |
23.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这个“传奇”是指:
A.五四运动 |
B.秋收起义 |
C.南昌起义 |
D.红军长征 |
27.
李欣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中包括“1940年、彭德怀、主动出击日军、战线两千多公里”等关键信息,由此可知李欣同学整理的笔记内容是( )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大捷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28.
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
D.电影《甲午风云》 |
5.填空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