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

1.综合题(共3题)

1.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圈定各自的势力范围。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

材料一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客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两图所示的租借地分别是哪个国家的势力范围? (2)结合所学知识,图一中香港岛被割占,与哪一条约有关?图二胶州湾租借地何时被强占?胶州湾的被强占,加快了哪一派别的救亡图存运动?
⑶材料一中,英国认为应以何种方式侵略中国?得出这一教训的“团匪之事”指什么运动?《辛丑条约》是如何体现这一侵略方式的?
⑷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这个“丢失的省份”指哪个省?“凡尔赛的调停人”将这个省份的特权转让给了哪个国家?由此引发的“示威游行”是什么运动?请写出最能体现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
⑸综上所述,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但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    
——《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现代化尝试”指什么运动?材料认为这场尝试“非常肤浅”的理由是什么?请举一例其“开矿”范围的成果。
⑵材料二中的“甲午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例举这场战争中英勇抗争的英雄人物。“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导致了哪一变法运动?这场运动在哪些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⑶据材料三,这一政治纲领体现了什么思想?哪场革命解了“千年专制之毒”?这场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落入谁手?
⑷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经历了哪些层面的探索?
3.
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⑴图一杂志的创办者是谁?它是哪一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⑵图二杂志的创办和哪一思想的传播有关?你能再举一例工人刊物吗?这些刊物是哪两者结合的产物?
⑶图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哪一政党的诞生?这一政党的诞生,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是什么事件?

2.选择题(共25题)

4.
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
5.
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
姓名
籍贯
官职
阵亡地点
邓世昌
广东番禺
致远舰管带
黄海大东沟
刘步蟾
福建侯官
定远舰管带
山东威海卫
丁汝昌
安徽合肥
北洋水师提督
山东威海卫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美国纽约《世界报》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亚罗号事件”B.火烧圆明园C.旅顺屠城D.剿杀义和团
7.
中国人进入日本在苏州开设的工厂里做工,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黄埔条约》签订后B.《望厦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D.《马关条约》签订后
8.
下图为《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这说明(  )
A.列强对中国侵略掠夺进一步升级
B.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9.
沙俄外交大臣得意地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样说的最主要原因是
A.《辛丑条约》签订,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
B.《辛丑条约》签订,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C.这场侵略战争剿杀了义和团运动
D.这场侵略战争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天京的陷落
11.
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林则徐B.关天培C.陈化成D.左宝贵
12.
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
B.广州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C.外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这一情景应出现在( )
A.英军进犯吴淞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太平天国北伐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4.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虎门条约》的签订
C.《天津条约》的签订D.《瑷珲条约》的签订
15.
(题文)主张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的是
A.咸丰帝
B.洪秀全
C.洪仁玕
D.曾国藩
16.
下列选项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规定参议院行使行政权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D.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8.
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首义地点分别在(  )
A.湖北、云南B.江西、云南
C.江西、广东D.湖北、广东
19.
电影《让子弹飞》中,出现了将税收到了“公元2010年”的魔幻场景。在真实的历史中,四川梓潼的田赋在1926年竟被预征到了1957年,对百姓的榨取可谓疯狂。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宣统帝下诏退位B.宋教仁上海遇刺C.袁世凯登基称帝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20.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A.自强与求富B.变法与维新C.民主与共和D.民主与科学
21.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这段话中的“斯役”指的是(  )
A.萍浏醴起义B.广西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
22.
下列属于近代化的早期探索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23.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B.开平煤矿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24.
对下图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
B.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
C.洋务派筹建近代海军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5.
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最初只有轮船三艘,后发展到30多艘,既经营国内运输,也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这说明(  )
A.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洋务运动有力地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C.洋务运动使中国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D.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6.
在中国近代史上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李鸿章、张之洞B.奕䜣、曾国藩
C.康有为、梁启超D.陈独秀、李大钊
27.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在(  )
A.北京B.上海C.长沙D.番禺
28.
在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伟大力量的是(  )
A.先进的知识分子B.大学生C.工人阶级D.商人阶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