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榕江县车江中学2017-2018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期中考试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9

1.综合题(共1题)

1.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他们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
材料二: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2)请你依据材料中的四幅图片,分别写出与之相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
(3)图一涉及的运动(或事件)中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4)图二涉及的运动(或事件)的领导人是哪两位?
(5)图三人物是谁?他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或事件)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领导这一运动他建立了哪一个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他提出了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6)图四涉及的运动(或事件)中竖立了两大“旗帜”,分别是什么?
(7)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
材料三:“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8)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
(9)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写2件)
(10)以上努力是否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2.列举题(共1题)

2.
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口号和代表人物。

3.选择题(共18题)

3.
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中国同盟会
4.
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近代反帝爱国农民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5.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
A.林则徐B.洪秀全C.左宗棠D.魏源
6.
面对外国列强的一次又一次侵略,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其中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是   (    )
A.左宗棠率领的军队B.北洋舰队C.太平军D.义和团
7.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实业救国
B.民主科学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8.
在洋务运动中,“中国人需要的物品,中国都自己仿造外国制造的……,对我们而言,多卖出一分钱的货物,中国的财产就少被掠夺走一分”,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抑制作用
D.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9.
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起的作用是 (    )
①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④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
以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使中国富强起来了D.为中国近代企业培养了技术力量
11.
洋务派开办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B.安庆军械所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
12.

若把代数式x2+2bx+4化为(x﹣m)2+k的形式,其中m、k为常数,则k﹣m={#blank#}1{#/blank#} ,k﹣m的最大值是{#blank#}2{#/blank#} .

13.
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这里的“思想”指的是   (    )
A.封建主义思想B.帝国主义思想C.资产阶级思想D.无产阶级思想
14.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    )
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②没有提出革命纲领③对封建皇帝抱有幻想    ④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④D.①③④
1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巨变,其主要依据是 (    )
A.使社会风俗大为改观B.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6.
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事件是    (    )
A.抗日战争B.洋务运动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
17.
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    )
A.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成果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
某兴趣小组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教室墙壁上悬挂“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帝国主义向南京革命政权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19.
陈独秀在发起新文化运动时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他所指的两位“先生”是 (    )
A.“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个人B.新道德和新文学
C.民主和科学D.马克思和恩格斯
20.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如果要查阅这一运动的原始资料,应该查找的报刊是     (    )
A.《民报》B.《新青年》C.《湘江评论》D.《每周评论》

4.单选题(共1题)

2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填空题(共1题)

22.
根据提示,列举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近代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我国近代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18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