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1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5

1.综合题(共2题)

1.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与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材料二: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材料三:“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涉及哪几位历史人物?
(2)请写出三位历史人物的相关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上述三则材料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
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一直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请下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堕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有人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你认可这一观点吗?请写出理由。
(3)材料中所述的自救之路中,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指什么?其口号是什么?
(4)地主阶级的自救之路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选择题(共27题)

3.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②封建经济消亡
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主要在于( )
A.中国的资源被大量掠夺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5.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都是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2)都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
(3)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
(4)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1)(2)(3)(4)B.(2)(3)(4)C.(1)(3)(4)D.(1)(2)(3)
6.
据载,军机大臣们在为光绪帝草拟批复新政建议的上谕中,往往偷梁换柱,变换其内容。还有些守旧官僚,对于新政上谕或者说“看不懂”,或者说“没办过”,拒不执行。由此可见戊戌变法(  )
A.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C.受到了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D.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
“咸丰十年……与清军会合,对青浦进行反扑,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重创之。青浦城由此赢得‘铁青浦’称号。”材料中省略的部分是
A.湘军
B.淮军
C.洋枪队
D.英法联军
8.
下图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9.
1908年,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学生规程:自退款(庚子赔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据此及所学推断可知
A.中国开始由学习英日政体转向美法政体
B.美国试图以教育为工具增强对华影响力
C.列强对《辛丑条约》赔款的分配有分歧
D.中美合作开启了中国人赴美留学的历程
10.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1878年,左宗棠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率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
A.雅克萨
B.台湾
C.新疆
D.西藏
11.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邓世昌 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虎门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12.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13.
中国近代史上,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 )
A.雅克萨之战B.虎门销烟C.鸦片战争D.黄海海战
14.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B.林则徐
C.左宗棠D.邓世昌
15.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B.香港岛
C.台湾D.辽东半岛
16.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7.
下图中持短枪的外国人形象代表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C.俄国D.日本
18.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19.
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进行反帝反封建侵略斗争的阶级是
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20.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21.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 ④吐故纳新

22.
“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3.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   )
A.赔款白银二亿两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辟通商口岸
24.
一位老者收藏有四张1903年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举行宴会
C.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进行操练
25.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②新王朝推行民主政治的尝试
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   )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27.
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
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28.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
A.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 较为有效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C. 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 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29.
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