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70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4/3/3

1.综合题(共2题)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是事实上中日关系在这个世纪并不安稳。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中日关系的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1)【回顾历史,整理史实】请完成下列表格

【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材料一 2000年1月23日,日本右翼势力在大阪集会,狂言“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着日本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摘选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13年1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执政党自民党会议上高唱《君之代》,宣告新年“开工”,声称“这是‘夺回日本’的第一步。”《君之代》这首颂扬天皇统治天长地久的歌曲,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亚洲大地的主题曲与背景音乐。安倍政府的举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韩联社认为日本政府表现出对一系列右翼政策的追求,安倍的动向“令人焦虑”。
——摘选自新华网
(2)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日军侵华时所犯的滔天罪行中,选取印象最深的两件事以驳斥日本右翼分子的言行。
材料三造成当今中日关系的困局,完全是因为日本采取单方面的“购岛”行动导致的,如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悍然参拜靖国神社,责任完全在日方。日本若不正视历史,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将没有未来。     ——中国外交部答记者问 
(4)“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式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这段悲壮历史?
(5)“面向未来”——面对当今中日关系的困局,请你谈谈日本政府应作出怎样的努力,才能中日关系面向未来?
2.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图1 图2遵义会议会址    图3中共七大
(1)图1是1921年7月召开的 (会议)旧址。(2分)
(2)在图1所反映的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2分)
A.*** B.董必武 C.陈独秀 D.李大钊
(3)图2遵义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4分)
(4)中共七大召开的重大背景是( )(2分)
A.全民族抗日刚刚开始 B.抗日战争即将获得胜利
C.抗日战争已经结束 D.国民党已经发动内战
(5)图3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其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

2.判断题(共1题)

3.
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了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1946年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改正:
【   】(2)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改正:
【   】(3)1948年淮海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对国名党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
改正:
【   】(4)1949年解放军占领北京,宣告了延续22年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改正:

3.选择题(共29题)

4.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5.
“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以下内容支持“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一观点的是
A.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D.国民党政权垮台
6.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谁的建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A.林则徐B.魏源C.左宗棠D.李鸿章
7.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包括钓鱼岛。1943年,中美英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窃取中国领土必须全部归还中国。”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电风扇中有一个自动断电的安全装置,如图所示,当电风扇倾倒时,它{#blank#}1{#/blank#}电路;直立时,它{#blank#}2{#/blank#}电路.(选填“断开”或“接通”)

9.
甲午战后,面对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发动了虎门销烟B.掀起了洋务运动
C.进行了黄海海战D.发起了维新变法
10.
八一建军节与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
C.南昌起义D.西安事变
11.

小明同学欲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图甲是他设计的实验电路.

12.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3.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反对内战B.争取和平
C.中共力量强大D.发动内战准备不足
14.

荷兰花海郁金香迷人,花香扑鼻.这是因为(   )

15.
《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右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仃的作品。与这一作品的主题具有相关性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北伐战争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D.辽沈战役
16.
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D.淮海战役
17.

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量程和分度值,现在要一次性较准确地量出12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应选用(   )

18.
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
①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②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9.

质量是1.5×103mg的物体可能是(   )

20.
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四渡赤水
C.百团大战D.武昌战役
21.

地热能是一种新能源.已知某地在冬季利用地热能为用户取暖.该地有一口自喷状态地热井,出水温度为85℃,出水流量为100m3/h.[ρ=1.0×103kg/m3,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

22.

如图有三只相同的玻璃杯,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盐水( ρ 盐水ρ 纯水ρ 酒精),则甲、乙、丙玻璃杯中分别是:(   )

23.

如图有三只相同的玻璃杯,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盐水( ρ 盐水ρ 纯水ρ 酒精),则甲、乙、丙玻璃杯中分别是:(   )

24.
中央通讯社是中国国民党创办的原中国官方通讯社,简称“中央社”,英文缩写CAN。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迁往南京,1937年迁至武汉、重庆,1946年迁回南京,1949年迁至台北,其中最后一次变更社址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华B.抗战胜利
C.台湾光复D.南京解放
25.

从运动员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则铅球:(   )

26.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举办了一次纪念解放战争图片展,其中有一幅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这一幅图反映的主题是
A.两军相逢勇者胜B.得民心者得天下
C.成由勤俭败由奢D.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27.
小明观看了《挺进大别山》《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后,写下了观后感,下列题目最恰当的是
A.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 血肉筑长城,抗战到底
C. 推翻帝制,走向和平
D. 人民革命,走向胜利
28.

用井绳从井里向上提水,提水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29.

用井绳从井里向上提水,提水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30.

如图所示,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31.
19世纪末,身为状元的张謇弃官从商,选择了创办实业的道路,“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下列由张状元创办的企业是
A.汉阳铁厂B.江南制造总局C.大生纱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
32.
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当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声中冉冉升起时,你可知道这首歌的曲作家是谁吗?
A.洗星海B.徐悲鸿C.侯德榜D.聂耳

4.填空题(共1题)

33.
“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 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
(1)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  ”。
(2)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1936年,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4)1937年,国共两党达成协议,中国工农红军和南方八省游击队分别改编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