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材料二: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2)材料二中“订得那样苛刻”的条约指哪一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3)材料三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写出这场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这场运动有什么进步性?材料四: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强大,应该而且也能像日本那样变法。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4)材料四“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公车上书”有何地位?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向华侨募捐,筹备军费得到这一意外消息后,他立即绕道英、法,争取外交支持。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
材料三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1)材料一哪一革命组织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后来把这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2)材料二中“孙中山自上海乘火车赴南京”,到达南京之后建立了哪一政府?颁布了什么法律?
(3)材料三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4)结合所学,青少年应该学习孙中山的哪些精神?
材料一: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材料二: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国化为一片灰烬。
材料三: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1)材料一中打开这个“大帝国”的大门的战争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材料二中的“万园之园”指的是什么?之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三中“对外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中国出场的“海军”是哪支舰队?
(4)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5)通过学习上述材料的内容,你获得了哪些历史感悟?
2.选择题- (共21题)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甲午中日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后 |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
创办北洋海军 |
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
A.李鸿章 |
B.左宗棠 |
C.严复 |
D.袁世凯 |
A.棉纺织品 | B.机器 |
C.鸦片 | D.枪炮 |
A.标志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
B.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
C.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
D.它规定了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
D.老四1902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A.《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 B.《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
C.《虎门条约》和《北京条约》 | D.《天津条约》和《望厦条约》 |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C.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D.思想解放运动 |
A.公然镇压革命 | B.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
C.出卖维新派 | D.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 |
①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 ②推翻了清王朝
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