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分)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3分)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
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次革命运动的产物?依据材料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有何特点?(3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圆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的提名,决定圉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并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的主要权力。(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政体有何异同?(4分)
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
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总理及各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次革命运动的产物?依据材料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有何特点?(3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圆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的提名,决定圉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组成人员的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并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的主要权力。(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政体有何异同?(4分)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60多年,国际形势动荡复杂,国际关系格局几经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 ;形成了 和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3分)
材料一:读图。


图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示意图 图二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图三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6分)
材料三: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许多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即世界上存在美国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与俄、英、法、徳、中、日等多个强国的局面。旧的国际格局已经结束,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1分)并指出这一国际关系特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1)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 ;形成了 和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3分)
材料一:读图。


图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示意图 图二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图三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6分)
材料三:关于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许多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即世界上存在美国唯一一个超级大国与俄、英、法、徳、中、日等多个强国的局面。旧的国际格局已经结束,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1分)并指出这一国际关系特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单选题- (共11题)
4.
19世纪英国有位权威人士曾说:“议会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这则材料说明
A.英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制度 |
B.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作用 |
C.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
D.英国君主立宪制存在很大的弊端 |
5.
下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斗争 |
B.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妥协 |
C.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比喻为“驴子”和“大象” |
D.民主党和共和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 |
6.
英国的漫画家为某一历史事件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漫画。图中的房间里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斗争激烈 |
B.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
D.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在法国确立 |
7.
当《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心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B.维护清朝民族利益 |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
D.学习西方技术 |
8.
文革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刘少奇最后含冤而死,成为共和国第一大冤案。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 B.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
C.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 D.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
9.
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 ①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 ②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③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 ④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0.
1984年6月,邓小平说:“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 |
B.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C.倾向于社会主义吞掉台湾 |
D.倾向于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
11.
人们通常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而今以口述回忆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学正悄然兴起。下列最适合用口述方法进行研究的是
A.红军战士的长征日记 | B.解放初期的粮价波动情况 |
C.鸦片贸易的统计资料 | D.“文革”时期的民众生活状况 |
12.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
A.西方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D.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 |
13.
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它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A.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
C.推行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3.选择题- (共7题)
15.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0<φ< {#mathml#}{#/mathml#}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点P(1,2)为函数图象的一个最高点,Q(4,0)为函数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O为坐标原点.
(Ⅰ)求函数f(x)的解析式;
(Ⅱ)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y=g(x)的图象,求函数h(x)=f(x)•g(x)图象的对称中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