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170年前,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
【屈辱见证】如图

(1)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图三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什么影响?请你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顽强抗争】
(3)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再举出一例:__________。



A邓世昌 B关天培 C义和团战士
【忧患意识】
(4)给以上探究起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请你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屈辱见证】如图

(1)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图三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什么影响?请你分析导致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顽强抗争】
(3)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再举出一例:__________。



A邓世昌 B关天培 C义和团战士
【忧患意识】
(4)给以上探究起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请你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
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
(1)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例: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城,然后有少数人觉悟,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材料三: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局灶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置办外国机器折》
(3)材料二中的军事失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少数人指的是什么人?
(4)依据材料三说明李鸿章的主张。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梁启超说过: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5)“割台湾,偿二百兆”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署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6)为唤醒中国的民众,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举出两例。
(7)列强的侵略使位于社会底层的人民也不得不拿起了武器。请回答:位于社会底层的人民为反抗列强的侵略,掀起了哪些运动?
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
(1)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2)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例: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城,然后有少数人觉悟,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材料三: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局灶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李鸿章《置办外国机器折》
(3)材料二中的军事失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少数人指的是什么人?
(4)依据材料三说明李鸿章的主张。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梁启超说过: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5)“割台湾,偿二百兆”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署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6)为唤醒中国的民众,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举出两例。
(7)列强的侵略使位于社会底层的人民也不得不拿起了武器。请回答:位于社会底层的人民为反抗列强的侵略,掀起了哪些运动?
3.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北洋水师(定远号)
(1)材料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这些活动对中国近代化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封建经济政治制度有几千年的历史,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阻力极大,不经过引起社会巨大变革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无法实现的——他们以为由一个封建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封建主义的束缚就会解脱,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三:“它横扫前进道路上的许多旧传统、旧观念——在当时中国漫天封建主义的阴云下,他们的思想和活动是进步的——”
(2)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戊戌变法。你同意那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评价历史事件?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北洋水师(定远号)
(1)材料一中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重要军事工业。为维护清朝统治,洋务运动还进行了哪些重大探索活动?这些活动对中国近代化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封建经济政治制度有几千年的历史,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阻力极大,不经过引起社会巨大变革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无法实现的——他们以为由一个封建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封建主义的束缚就会解脱,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三:“它横扫前进道路上的许多旧传统、旧观念——在当时中国漫天封建主义的阴云下,他们的思想和活动是进步的——”
(2)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二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戊戌变法。你同意那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评价历史事件?
2.选择题- (共21题)
4.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 |
B.科举制度 |
C.文化制度 |
D.政治制度 |
6.
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的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
D.老四1902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7.
李大钊在《脚明园故址》中写道:“则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幼”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8.
在山东的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的纪念馆,如果你是一位讲解员,你可以向参观人员介绍的内容是(1)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2)关天培带军抵抗英军壮烈牺牲(3)邓世昌率志远舰直冲敌舰,为国捐躯(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5)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
A.(1)(2)(3)(4) | B.(2)(3)(5) |
C.(1)(2)(3)(4)(5) | D.(1)(3)(4)(5) |
9.
(题文)“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展现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风采,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 )
①维新派进行公车上书 ②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③ 黄海大战 ④ 廊坊阻击战
①维新派进行公车上书 ②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③ 黄海大战 ④ 廊坊阻击战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10.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句话表明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的首要任务是( )
A.救亡图存,摆脱民族危机 | B.改革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
C.引进西学,传播民主思想 | D.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
11.
影视作品是反映历史的重要手段,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作品( )
(1)《虎门销烟》(2)《甲午风云》(3)《火烧圆明园》(4)《末代皇帝》
(1)《虎门销烟》(2)《甲午风云》(3)《火烧圆明园》(4)《末代皇帝》
A.(1)(2)(3)(4) | B.(1)(3)(2)(4) | C.(1)(3)(4)(2) | D.(1)(3)(2)(4) |
12.
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领土。近期日本的右翼势力企图攫取钓鱼岛的主权,中国绝不许1894年的历史重演,1894年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
A.甲午中日战争 | B.鸦片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马关条约》的签订 |
13.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到:“对于中国来说,这次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着古老的中国在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成为赶往近代第一步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 B.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5.
某同学在学完《太平天国运动》后做了如下笔记,错误的一项是
A.创立拜上帝会发展群众 |
B.定都天京,建立起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
D.天京陷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16.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准确的是
A.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民族矛盾加剧的结果 |
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 |
C.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认识不清 |
D.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7.
“中国带着首都被占领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这指的是( )
A.火烧圆明园 | B.黄海大战 | C.签订《马关条约》 | D.签订《辛丑条约》 |
18.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在东方卫视热播,该剧女主角周颖在19世纪80年代可能经历或看到的事件是( )
A.和陕西巡抚赵白石合开陕西织布局 |
B.沈星移在重庆同英商进行生丝贸易 |
C.传教士约瑟夫在陕西传教,遭到了义和团的追杀 |
D.古月洋布庄的胡永梅在销售日本在苏州工厂生产的洋布 |
19.
鲁迅在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子,使中国人开始认识到
A.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
B.要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 |
C.要学习西方开明的思想 |
D.要进行改革 |
20.
为纪念中国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举办了“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中国海军的进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 )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甲午中日战争 |
22.
(题文)某论坛开展了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面观点中最准确的是( )
A.变法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 |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变法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 D.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23.
对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解读正确的是( )
A.他表达了康有为在戊戌政变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 |
B.他发出了谭嗣同在强大的顽固派面前的无力改变失败现实的慨叹 |
C.梁启超的爱国精神永远为后人敬仰和学习 |
D.谭嗣同的行为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得以迅速传播。 |
24.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属于“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