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靖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68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0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以上两个条约的签订,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列举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都进行了哪些探索?(列举两个)
材料三: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竞被打碎。
——英国《泰晤士报》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被劫掠的“皇宫”是指哪?
材料四:“中国此次所遭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瓦德西
(4)材料四料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情况?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屡次遭受侵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世纪中期,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开展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列举两个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
(3)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在目的上有什么不同?

2.选择题(共28题)

3.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4.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5.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
A.清政府的腐败B.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C.鸦片输入D.虎门销烟
6.

火眼金睛辨对错.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7.

火眼金睛辨对错.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8.

火眼金睛辨对错.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9.

火眼金睛辨对错.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一位数.

10.
(题文)身居香港的一位中国人,从前是给清政府交税,后来改向英国交税,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从下列哪一个条约签定后开始的(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11.
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是
A.南京
B.天津
C.北京
D.上海
12.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国宝档案》栏目播出的一部分珍贵文物现流失到海外.在中国近代史上造成这些文物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3.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我国多少领土(  )
A.100多平方公里B.60万平方公里
C.150多万平方公里D.40万平方公里
14.
英国人呤唎在其著作中记载:“1862年9月21日,这个美国兵痞,头一个为清军服务的美国人华尔,在率军攻打……慈溪的时候,中弹身亡。”这反映的是( )
A.清军抗击美军B.邓世昌激战黄海
C.左宗棠收复新疆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5.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反映的史实与哪一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电影《甲午风云》中同日军英勇作战的清军水师筹建于( )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D.《马关条约》签订期间
17.
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涓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割台湾”是出自下列哪个条约内容?()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8.
有人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 )
A.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 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9.
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20.

地球自转产生了{#blank#}1{#/blank#} 现象,时差现象等.

21.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A.康有为
B.陈独秀
C.谭嗣同
D.梁启超
22.
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1895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D.戊戌政变
23.15÷{#blank#}1{#/blank#}=0.625= ()() {#blank#}2{#/blank#}=  {#blank#}3{#/blank#}:16={#blank#}4{#/blank#}%
24.15÷{#blank#}1{#/blank#}=0.625= ()() {#blank#}2{#/blank#}=  {#blank#}3{#/blank#}:16={#blank#}4{#/blank#}%
25.
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A.戊戌变法的开始B.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C.五四运动的开始D.辛亥革命的开始
26.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7.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8.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29.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戊戌变法性质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D.训练新式军队
30.
这部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它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严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