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重病之源)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杈,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逐渐病入膏肓。
(1)由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之“病态”被称作什么?该“病”开始形成和正式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救治之路)
(2)有人曾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和“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这些“救治行动”各指什么历史事件?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再次问诊)
(3)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又开出了良方。写出对应历史事件。
(大道行思)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名医之旅)

(5)以上5位“名医”中,谁最终“治愈”了中国社会之“病态”(写出其名字)?他开出的“救国良方”是什么?
(6)通过中国各“名医”开展的救治行动你有什么感想?
(兄弟齐心)
材料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同室操戈)
材料三: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四: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是,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1)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2)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取得的最重大成果是什么?
(3)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4)蒋介石在哪一年发动全面内战?
(5)从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战争
材料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炮,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中国人民共同对抗日军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两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9题)
销售单价 (元) | 16 | 18[ | 20[ | 22 |
年销售量 (万件) | 5 | 4 | 3 | 2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
A.重庆谈判 |
B.中共七大召开 |
C.西安事变 |
D.井冈山会师 |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为了帮助升入初中的新同学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实现生命的价值,某校《校园周报》的“心理咨询”栏目记者对本校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活动,下面是该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具体情景。请你结合这些采访情景,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采访情景一:认识自我
七年级(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采访情景二:发掘潜能
七年级(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为了帮助升入初中的新同学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实现生命的价值,某校《校园周报》的“心理咨询”栏目记者对本校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活动,下面是该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具体情景。请你结合这些采访情景,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采访情景一:认识自我
七年级(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采访情景二:发掘潜能
七年级(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