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人教部编版(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66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重病之源)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杈,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逐渐病入膏肓。
(1)由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社会之“病态”被称作什么?该“病”开始形成和正式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救治之路)
(2)有人曾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和“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这些“救治行动”各指什么历史事件?
①自我疗伤:  
②温药慢治:  
③猛药重治:  
(再次问诊)
(3)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针对这一发现,“名医”又开出了良方。写出对应历史事件。
(大道行思)
(4)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一点。
(名医之旅)

(5)以上5位“名医”中,谁最终“治愈”了中国社会之“病态”(写出其名字)?他开出的“救国良方”是什么?
(6)通过中国各“名医”开展的救治行动你有什么感想?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是当时中国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之间的合作与斗争贯穿于当时整个历史时期。请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兄弟齐心)
材料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同室操戈)
材料三: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四: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是,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
(1)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2)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取得的最重大成果是什么?
(3)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标志是什么?
(4)蒋介石在哪一年发动全面内战?
(5)从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3.
主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步骤一:读图片——回顾屈辱的历史

(1)上述图片分别反映了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步骤二:听歌曲——体会不屈的战争
材料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炮,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材料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山高水又深。在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高高的山岗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四万万同胞齐武装,不分党,不分派,大家都来抵抗我们越打越坚强,日本强盗正在走向灭亡,待到最后胜利日,世界的和平见曙光。
(2)材料一是《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片段。根据这段歌词,归纳《黄河大合唱》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
(3)材料二是《游击队之歌》,它唱出了中国人民共同对抗日军的情景,请写出抗战中中国军队英勇抗敌的两个著名战役。你认为抗战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29题)

4.
中国近代史上“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5.
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D.迫使清政府妥协
6.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称天王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7.
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最先强迫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8.
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B.英法联军的暴行
C.沙俄侵华的罪证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9.某公司在销售一种产品进价为10元的产品时,每年总支出为10万元(不含进价).经过若干年销售得知,年销售量 y (万件)是销售单价 x (元)的一次函数,并得到如下部分数据:

销售单价 x (元)

16

18[

20[

22

年销售量 y (万件)

5

4

3

2

10.
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徐邦道
11.
1903年,写成二万多字的《革命军》,积极宣传革命与共和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是
A.梁启超
B.康有为
C.邹容
D.陈天华
12.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是孙中山对什么的评价?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光复会
13.
在1912年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明显优势的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14.
鲁讯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指的是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15.
(题文)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
A.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维护清朝统治
16.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17.
“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中央局书记。”此人是 ( )
A.鲁迅B.李大钊C.***D.陈独秀
18.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民报》
B.《新青年》
C.《中外纪闻》
D.《申报》
19.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二大的召开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 黄埔军校的创立
20.
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座纪念塔位于( )
A.南昌B.南京C.武汉D.北京
21.周恩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中第一个“天安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22.周恩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中第一个“天安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23.
国民党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片面抗战路线
B.国民政府政治腐败
C.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24.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把***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八七会议
25.
***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西安事变
D.井冈山会师
26.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A.南昌
B.延安
C.西安
D.瑞金
27.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28.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29.
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
30.

为了帮助升入初中的新同学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实现生命的价值,某校《校园周报》的“心理咨询”栏目记者对本校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活动,下面是该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具体情景。请你结合这些采访情景,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采访情景一:认识自我

七年级(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采访情景二:发掘潜能

七年级(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31.

为了帮助升入初中的新同学正确而全面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充分发掘潜能,树立自我新形象,实现生命的价值,某校《校园周报》的“心理咨询”栏目记者对本校的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采访活动,下面是该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具体情景。请你结合这些采访情景,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采访情景一:认识自我

七年级(1)班的路小梅同学,十分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和发型,经常在课堂上掏出小镜子,对着自己的容貌欣赏,致使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影响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并不理想。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要求她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她却不以为然。

采访情景二:发掘潜能

七年级(2)班的鲁宁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体育成绩也不突出,在文艺方面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曾多次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始终没有成功。他因此陷入困惑之中,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如他人,无法改变自己。

32.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开始到天安门结束。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开国大典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