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 ;改为 ;
错误二 ;改为 ;
错误三 ;改为 。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两例。
(3)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永久的安宁,对此你有何认识?
材料一 发展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摘编自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
材料二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摘编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政治文明历程)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试图建立的两种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2)分析上述两个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这条光辉之路名叫长征。七十多年后的今天,当长征已如往事般渐行渐远,而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为此,我们更有理由去读懂长征,去了解中华民族苦难与奋斗的历史,去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百家讲坛《王树增讲长征》片头语
材料二 会议总结,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为红军制订的战略战术和基本原则,确立了***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2009年08月03日《人民日报》
(1)材料一中的1934年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带领自己的队伍进行长征?长征路上有哪些“千难万险”?(2)材料二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3)长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有哪些?
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1)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一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
(3)材料三“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
2.选择题- (共22题)
A.林则徐 |
B.邓世昌 |
C.左宗棠 |
D.关天培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①在使用过程中,自行车与手机是互补品
②凭借信用分可以免押金租用,说明诚信能降低企业成本
③减轻了高峰期公交系统的压力,表明其对公交车、地铁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④其发展为自行车制造企业带来大量订单,这反映了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竞争关系
A.鸦片战争的结果 | B.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 C.清政府的腐朽 | D.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A.都是洋务派的地方代表 | B.都大力主张“实业救国” |
C.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D.都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 |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A.自由 |
B.爱国 |
C.平等 |
D.和平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 D.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A.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B.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历史著作的记述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 B.解放战争的进程 |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 D.解放战争的影响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