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危害是什么?林则徐领导的一次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是什么?请说说它的历史意义?
(2)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请列举出这一条约的内容(最少写出两方面内容)。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二反映鸦片战争时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战败了?
材料一:鸦片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从当时双方的兵力来看,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清军总兵力约80万,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常备军,英国陆军只有10万人。英国只出动了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庞大的清王朝。(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危害是什么?林则徐领导的一次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是什么?请说说它的历史意义?
(2)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请列举出这一条约的内容(最少写出两方面内容)。
(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二反映鸦片战争时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战败了?
2.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两幅图片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这一历史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图一、图二两个工业分别是在哪两个口号下创办的?
(3)请写出上图历史事件地方代表人物两位。
(4)请写出上图历史事件中建成的三支海军。

(1)以上两幅图片都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这一历史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图一、图二两个工业分别是在哪两个口号下创办的?
(3)请写出上图历史事件地方代表人物两位。
(4)请写出上图历史事件中建成的三支海军。
3.
学以致用,探究感悟背景资料:
材料一:

材料二: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史料都与哪一战争有关?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赔巨款,派驻兵”的“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辛丑”年指的是哪一年?
(3)上述材料体现的这次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史料都与哪一战争有关?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赔巨款,派驻兵”的“巨款”是多少?“驻兵”在哪里?“辛丑”年指的是哪一年?
(3)上述材料体现的这次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2.选择题- (共24题)
4.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改变中国现状。他们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探索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虎门销烟 |
D.洋务运动 |
13.
“12点58分,‘定远号'舰桥中弹,丁汝昌身负重伤,紧接着前桅杆中弹折断,旗舰无法用信号旗指挥通讯,北洋海军陷入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定远号'再次中弹燃烧,‘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赶往营救,被日舰击沉。”这里描述的场景是
A.平壤战役 |
B.黄海海战 |
C.辽东战役 |
D.威海卫战役 |
19.
从1858年到19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下列符合以上条件的条约组合是( )
①中俄《瑷珲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北京条约》
④中俄《辛丑条约》
①中俄《瑷珲条约》
②中俄《改订条约》
③中俄《北京条约》
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
“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次“战争”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人民解放战争 |
25.
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袁世凯 | D.李鸿章 |
26.古希腊民主制和罗马法是古代西方留给后世的重要文明遗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作为常设机构),每部落抽签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材料二:罗马法规定,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则成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基本原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