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6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3/6

1.综合题(共3题)

1.
在西方社会跃上世界文明制高点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战争后签订的哪一条约?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雨果说:“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
(2)雨果因为法国和英国的什么行为称其为强盗? 
材料三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3)材料三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条约?该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条款是什么?
材料四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4)材料四的条款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并谈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
20世纪的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是不断学习先进文明的过程,也是先进中国人不断完善救国强国方案、自我否定和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这个运动的地方代表人物是?(任选一个)请列举这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洋务派创办这些企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请用史实说明洋务运动的结果。
材料二 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2)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材料三 翻开鸦片战争后几十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整个社会却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
(3)材料三中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在哪次革命后建立的?孙中山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人认为这场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的第一次巨变,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4)你从中国艰难曲折的近代化历程中得出了什么认识?
3.
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次会议?该会议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3)在哪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共第一次合作有什么成果?
(6)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哪次起义?

2.选择题(共30题)

4.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之分裂……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5.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发表《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6.
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7.
《2017年关税调整方案》已被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通过,并报国务院批准,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我国的这种关税自主权在近代却一再遭到破坏,涉及的条约有(  ) 
①《南京条约》 
②《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③
8.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B.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9.
近代史上,外国军队侵入北京的战争有( )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10.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
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A.参加者的阶级属性B.对中外反动势力的打击C.对西方文明的态度D.活动时间的长短
13.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4.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 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5.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B.帝国主义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6.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17.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 )
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8.
下列内容最有可能出自(  ) 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同盟会章程》
19.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0.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
21.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公车上书
22.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A.培养人才B.开办学校
C.废除科举D.改变政制
23.
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 )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
24.
1910年春,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中国共产党    D. 中国国民党
25.
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26.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是(  )
A.师夷长技时代    B.君主立宪时代C.民主共和时代D.民主科学时代
27.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抵抗包括(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8.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9.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召开遵义会议
30.
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是(   )
A.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 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C. 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D.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1.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
32.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灵活性”的是()
A. 发动武昌起义
B. 领导南昌起义
C. 发动秋收起义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3.
“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