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2018-2019学年七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563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7

1.判断题(共1题)

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新文化运动。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八一三事变。
(3)用和平方式解放北平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4)新华书店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综合题(共4题)

2.
为了更好的学习某一专题历史知识,小明同学在学校图书馆里借阅到下面三本书,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三个人物中,被称为“国际禁毒先驱”的是谁?
(2)在上面的哪一本书中,你可以很容易查阅到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
(3)上面三个历史人物中,你最佩服的是哪一位?请写出你的理由。
(4)根据上面三本书中主人公的共同特点,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材料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1)材料一中的三个企业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请写出这场运动的两个口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戊戌变法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它”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哪场革命?我们应如何评价孙中山?
(4)材料四中的“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是什么?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2)井冈山道路是什么道路?
(3)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什么?
(4)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以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为目标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
(5)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是什么?
5.
日本是我们重要的邻邦,中日交往超过两千多年,既有复杂的历史恩怨,又有现实的利害关系,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毎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本)

材料三: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日本是我们最近的邻邦,一衣带水这个词几乎成了我们形容日本必不可少的词汇。然而,在地球上现有的国家中,日本却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中日之间这种“情感距离”的存在,不利于两国,也不利于世界。

——央视主持人水均益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分别给中华民族带来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叙述的是日本略者在中国犯下的哪一罪行?它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3)为什么说日本是离我们“最远”的一个国家?你对消除两国间的“隔膜”,拉近两国间的“距离”有什么好的建议?

3.选择题(共20题)

6.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英《南京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7.
史学家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A.增设通商口岸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获得赔款
D.割占土地
8.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明定国是”诏书
9.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10.
为了重新组织责任内阁限定袁世凯权利,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
A.国民党B.兴中会C.强学会D.共进会
11.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的一块:
A.湘赣边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12.
红军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是在:
A.渡过金沙江
B.四渡赤水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过大雪山
13.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青年学生为此掀起了: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华北自治运动”
14.
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的学校是: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北洋西学堂
15.
俗语“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反映的思想主题是
A.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16.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机关刊物是( )
A.《民报》B.《万国公报》C.《湘学报》D.《知新报》
17.
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泅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陈毅
18.
为纪念革命伟人,同学们要举办一期历史黑板报“一代伟人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①秋收起义
②南昌起义
③黄埔军校
④井冈山会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中,天安门是一个特殊的“见证者”在它见证的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喊出的口号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0.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A.《停战协定》
B.《共同协定》
C.《国内和平协定》
D.《双十协定》
21.
《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叶挺B.彭德怀C.张学良D.李宗仁
22.
最早把***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五大
23.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而宣告了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多少年殖民统治的结束
A.30年
B.35年
C.45年
D.50年
24.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其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5.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下列不能反映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旗袍四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B.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C.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D.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

4.填空题(共2题)

26.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
(3)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4)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是________。
27.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秋收起义的领导人是________。
(2)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