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
(2)除了在“第一次较量”中失败外,接下来清政府又打了一些败仗,这段屈辱并不断抗争的历史对你有何启示?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
(2)除了在“第一次较量”中失败外,接下来清政府又打了一些败仗,这段屈辱并不断抗争的历史对你有何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她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 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予垂危者,度阁下之 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 1895 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1)材料一中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分别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请联系材料一、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你持怎样的观点?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予垂危者,度阁下之 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 1895 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1)材料一中的“三次灾难性战争”分别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请联系材料一、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你持怎样的观点?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1)什么运动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并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新式学堂各一例。
材料二: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2)指出材料三中所述“东方小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3)“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代表人物是哪些人?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1)什么运动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并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新式学堂各一例。
材料二: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2)指出材料三中所述“东方小国”对中国发动了哪场侵略战争?战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材料三: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3)“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代表人物是哪些人?
2.选择题- (共17题)
4.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5.
法国大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撰写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A.八国联军 | B.美英联军 | C.英法联军 | D.英日联军 |
8.
(题文)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基座上有八块浮雕,分别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八个重要事件。下图是其中的一块浮雕,它反映的是 ( )


A.鸦片战争 | B.虎门销烟 |
C.五四运动 | D.辛亥革命 |
9.
一位历史学者认为道光皇帝的墓修筑的比其他帝王的墓都要矮小时,他认为这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了仗,丢失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丢失”的土地是指
A.广州 |
B.台湾 |
C.辽东半岛 |
D.香港岛 |
11.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你知道为什么吗? ( )
A.也是因为鸦片走私发动的战争 |
B.继续由英国发动的战争 |
C.和鸦片战争的结果一样 |
D.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13.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
C.小林:同日军英勇作战的北洋舰队筹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18.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