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观察下列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图示A这场战争发生时清朝的皇帝是光绪帝。( )
(2)图A这场战争后,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3)图B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
(4)图C这场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香港岛被割占。( )
(5)图D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6)上述历史事件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 )

(1)图示A这场战争发生时清朝的皇帝是光绪帝。( )
(2)图A这场战争后,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3)图B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
(4)图C这场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香港岛被割占。( )
(5)图D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6)上述历史事件给我们深刻的历史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 )
2.综合题- (共2题)
2.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史》
(列强侵华)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的“运动”“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两个事件?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的是谁?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这场战争中哪一条约的签订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材料三: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
(3)材料中所提的“停战”指的是哪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指哪一事件?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4)材料中提到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这份礼物中的哪一内容能够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5)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史》
(列强侵华)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的“运动”“战争”分别指的是哪两个事件?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的是谁?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这场战争中哪一条约的签订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材料三: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
(3)材料中所提的“停战”指的是哪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指哪一事件?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4)材料中提到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这份礼物中的哪一内容能够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5)学习了中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我们有何启示?
3.
(抗争∙探索)十九世纪中期和后期,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和不懈的救国探索。

(1)以上四个图片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图一所示人物创立了哪一宗教组织?颁布了哪两个纲领性文件?此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图二所示人物发起的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在此口号下分别创办了哪些企业(军事、民用各举一例)?举出此运动除图中人物外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各一例?
(4)图三所示人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联合举子上书,这次上书史称什么?此次上书拉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举出这次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报刊?
(5)图四所示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此口号有何性质?
(6)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对你有何启示?

(1)以上四个图片分别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图一所示人物创立了哪一宗教组织?颁布了哪两个纲领性文件?此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图二所示人物发起的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在此口号下分别创办了哪些企业(军事、民用各举一例)?举出此运动除图中人物外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人物各一例?
(4)图三所示人物在《马关条约》签订后联合举子上书,这次上书史称什么?此次上书拉开了哪一运动的序幕?举出这次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报刊?
(5)图四所示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此口号有何性质?
(6)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对你有何启示?
3.选择题- (共19题)
4.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12.
《重寻控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虎门条约》 | D.《黄埔条约》 |
16.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 )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A. 关天培战死炮台
B. 圆明园惨遭洗劫
C. 邓世昌殉难黄海
D. 义和团火烧教堂
17.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逐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
A.发生了天京事变 | B.曾国藩率军镇压 |
C.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 D.清政府“借师助剿” |
18.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至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禁烟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洋务运动 | D.戊戌变法 |
21.
2012年以来,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南海海域、钓鱼岛等进行巡航,依法维护中国海洋和岛屿的权益。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创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义和团运动 |
D.太平天国运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