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培仁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59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人的现代国家观念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孕育出来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地在远处观战。 ——梁发芾《晚晴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参加对中国出兵的有英、俄、法、 美、意、日、德、奥等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落后国家发动战争,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l)写出材料一中这场战争发动者的目的是什么?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材料二所述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其侵略方式又有什么新的变化?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英、俄、法、美等国出兵中国的时间。分析列强联合起来直接目的是镇压中国哪一次爱国运动?
(4)近代中国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的U字形曲线图。从社会性质来说,沉沦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最后跌倒谷底的标志性条约是什么?
2.
在近代化的探索中,经历了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几个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自我疗伤目录(下表)是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的索引,是全书内容的提纲挈领。从目录中我们可以提取许多历史信息。士大夫自强的原因是基于哪次战争的失败?依据目录说出自强及其失败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

(2)温药慢治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梁启超提出了多项发展教育的主张。如主张派遣留学,每年由国家从学有所成之士中选100人,资派出洋。又如,主张在每一府所在地和市镇各设学塾、书院,专以西文西学教人。——《速兴新学条例》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①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②据材料二,概括《速兴新学条例》关于发展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还有哪些?(任意答对一点)
③据材料三,分析这次运动失败的原因。在思想文化领域,这次运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依据材料,指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

2.简答题(共1题)

3.
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带给你哪些启示?

3.选择题(共17题)

4.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 , 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5.
2012年8月有部电影在全国放映,电影主题歌《深蓝》响起,很多观众听着潸然泪下“……记忆里那是一个秋天,你已经走远……泪水从每一张脸上洒落,心里的痛要一百年……追寻你,我要扬起风帆……波涛万里,难忘的还是那片深蓝。”歌词诉说了勿忘100多年前中国在海战和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国耻,吾辈要砥砺前行,富国强军,走向深蓝,海洋强国。这里100多年前的中国在海战和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国耻是( )
A.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B.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C.1894年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D.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6.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B.《马关条约》的签订C.《天津条约》的签订D.《南京条约》的签订
7.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这段纲领性材料出自
A.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玕《资政新篇》
C.梁启超《变法通议》D.孙中山 平均地权
8.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
A.拆毁大沽炮台B.赔偿白银4.5亿两C.割台湾岛给日本D.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9.
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学习主题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三则材料,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材料二: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邓世昌
材料三: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A.列强的侵略B.社会的沉沦C.中国的抗争D.民族的探索
10.
英国记者莫理循说:多少年来我们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员。他们此番言论基于的历史事实是(  )
A.《南京条约》,中英协商海关关税
B.《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1.
战争期间,道光帝给两江总督耆英下达谕旨: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不准久住据为巢穴;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香港仍坚持赏借;对于赔款不再反对。这次战争最终签署的不平等条约是
A.
B.
C.
D.
12.
圆明几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19世纪60年代,对圆明园进行劫掠并纵火焚毁的军队是
A.日俄联军B.德奥联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3.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历时14年。纵横18省,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下列是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其中★处应该填写
 拜上帝教   ★   定都天京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1843年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1864年
A.金田起义B.东乡称王C.永安建制D.西征北伐
14.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因哪一场战争的失败而割让给外国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16.
反帝爱国运动——   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
A.三元里抗英B.太平天国C.反割台D.义和团
17.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A.
B.
C.
D.
18.
1895年初春,康有为率领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运动。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要求变革中国的哪一方面
A.科举制度B.科学技术C.政治制度D.思想文化
19.
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五六十年。关于这次努力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近代工业B.维护清王朝统治,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要求改革政治制度,是近代化的初步探索
20.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又以制器为先”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