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汨罗市弼时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59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31

1.综合题(共5题)

1.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图一的人物。
(2)图二的人物为了提倡白话文发表了哪一篇文章?
(3)请写出图三这场运动的性质和影响是什么?
(4)图四这次大会有什么伟大历史意义?
2.
阅读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
材料三: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四: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这里的“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三出自哪部法律文件?该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出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3)“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4)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5)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国贼”主要是哪些人?
(3)材料二中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是指什么事?
(4)从材料三看这场运动在6月以后,斗争主力和运动中心发生了哪些变化?
(5)该运动中学生、工人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
阅读下列材料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中:“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忿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的“自相残杀”指的是什么?
(2)引用材料中的文字,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这一事件的理由。根据材料说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主张以什么方式解决这一事件?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20题)

6.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 , 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日本B.英国C.美国D.俄国
8.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
A.要求人人分到土地
B.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
C.要求大家都吃饱饭
D.追求财富的绝对平等
9.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化的开端分别是(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辛亥革命D.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1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损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1.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这个时期出现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不包括(  )
A.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邹容的《革命军》
C.洪仁玕的《资政新篇》D.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示钟》
12.
一位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13.
“二次革命”之所以得名“二次”,是因为“一次革命”爆发在前,即(  )
A.戊戌变法B.黄花岗起义C.武昌起义D.辛亥革命
14.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它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15.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救亡图存D.爱国进步
16.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中,体现“求富”目的的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17.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8.
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B.青年学生首先发起运动
C.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D.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19.
国民革命失败后,***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出自于(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八七会议
20.
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中获得的最重要启示是(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B.必须紧密联系人民群众
C.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21.
这两年,《中国好声音》作为一个音乐节目,在中国火了一把。其实,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声音就是好声音,最体现人民大众呼声的声音就是好声音.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时代的最强音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22.
“这次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3.
浙江嘉兴有一艘革命红船,90多年前她承载了一件影响中国革命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    )
A.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B.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24.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标志局部抗战开始
C.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来D.标志全面抗战的开始
25.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卢沟桥事变的发生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D.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