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这一民间团体在兴起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英国人赫德评价:“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
(3)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
(4)根据材料四指出,在义和团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并根据材料四概括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材料一: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义和团运动。这一民间团体在兴起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英国人赫德评价:“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
(3)材料三中“这场农民起义”指什么运动?
(4)根据材料四指出,在义和团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并根据材料四概括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二:维新运动绝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的政治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结果,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维新派的什么核心观点?请列举一位维新派的领导人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层次上有什么发展变化?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化进程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二:维新运动绝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以后的政治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结果,尽管维新运动没有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了维新派的什么核心观点?请列举一位维新派的领导人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层次上有什么发展变化?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化进程给你的启示。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以上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事件?
(2)图一是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什么企业的典型代表?图二是洋务派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典型代表?
(3)图三、图四,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4)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1)以上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事件?
(2)图一是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什么企业的典型代表?图二是洋务派在什么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典型代表?
(3)图三、图四,从哪些方面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4)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1)材料一中的革命纲领被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什么?其中“民生主义”指的是什么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1)材料一中的革命纲领被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什么?其中“民生主义”指的是什么内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
2.选择题- (共25题)
8.
1894年9月17日,邓世昌对全舰官兵说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践行于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 |
13.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 B.获得更多赔款 |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 D.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16.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A.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B.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
C.改变了社会性质 |
D.摆脱了殖民统治 |
19.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这样的评价:“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无与伦比的圆明园被毁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4.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并制定革命纲领 |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 |
C.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25.
小明在爷爷的自传里看到爷爷早年参加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但由于字迹模糊,无法看到这个政党的名称,你觉得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
A.兴中会 | B.光复会 | C.华兴会 | D.中国同盟会 |
28.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