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2019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556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
材料三: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一些代表人物即开始了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则是中国人最早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付之于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则在不同层面上把对近代化的探索从经济上升到了政治、新文化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激进派更是鲜明地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率领中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从而为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历经曲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来屈辱的事件(举出两例)?并任选其中一例说明这事件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
(4)材料三中为了挽救国家危亡无数仁人团体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回答中国近代化探索有哪些特点?
2.
   材料一: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它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得到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
(3)材料二所描述的重要事件是什么?材料二中所描述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完成对中国社会有什么积极影响?
(4)为了事摧毁封建上地制度顺利进行,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的名称叫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圈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已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的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
(战中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2)材料中的会议决定成立哪一国际性组织?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
(格局演变悟道理)
(4)你认为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2.选择题(共12题)

4.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7.
“***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灵活性”的是()
A. 发动武昌起义
B. 领导南昌起义
C. 发动秋收起义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8.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国家赢得独立,人民当家做主
C.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9.
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B.恢复了很多老干部的职务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10.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讲话发表在(   )
A.1955年万隆会议上B.1972年中美会谈中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D.1972年中日会谈中
11.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B.电讯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2.
《2049,相信中国》一书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是因为1492年
A.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了印度
C.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D.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3.
1789年,资产阶级发表宣言,宣言所宣布的人权、法治、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该宣言是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4.
“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种情况最早应始于
A.17世纪B.18世纪
C.19世纪D.20世纪
15.
下列哪一项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共同作用(  )
A.削弱了政府的权力B.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