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联盟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5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漠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图1和图2,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为了实现其主张他们发起了变法运动,拉开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情?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5)请问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呈现了什么特点?
(6)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
2.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了哪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列强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举出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及其抗争事件?
(5)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举办纪念活动。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孙中山领导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是什么?
(2)辛亥革命首义指哪一历史事件?
(3)你认为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什么?
(探究二)资料收集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哪成立的?2019年是民国多少年?
(探究三)分析整理以下是三位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甲:

乙:④“师夷长技以制夷”
丙: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⑥“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请认真分析以上收集到的资料,选择最恰当的相关选项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相关资料(填序号)
 
 
(探究四)探究体会
(6)用一句话评价孙中山?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思想品质?
4.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见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也见证了古今中国的沧桑变迁。关于上海的历史你知道多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强迫中国开放上海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2)图一1、图2中的企业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先后创办的,它们代表了洋务运动中的哪两个主要内容请用一句话评价这场运动。
(3)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一份进步杂志名称是什么?这份杂志的创办对新文化运动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选择题(共27题)

5.
20世纪初,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随即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受何影响?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五四运动
6.
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拟定一个适当的主题是
A.帝国的彷徨
B.近代化的起步
C.侵略与抗争
D.王朝的振兴
7.
某班举办一次“历史人物角色即兴表演”,在围绕“如何改造中国社会”的问题上,下列人物表演符合历史情景的是
A.康有为的扮演者:“祖宗之法不可变”
B.李鸿章的扮演者:“学习西方的器物,更要大开国会,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C.孙中山的扮演者:“倡导民主共和,实行君主立宪”
D.陈独秀的扮演者:“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8.
《人民日报》2006年9月有则报道:历时5年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史诗电影《圆明园》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映。……《圆明园》参考大量文献资料,首次用数字技术将“万园之园”的真实全貌复原。但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如图所见的断壁残垣。你知道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强盗是谁吗?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9.
《辛丑条约》条款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A.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税作担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10.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如下四条建议,其中最根本的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练兵强天下之势
C.变法成天下之治
D.下诏鼓天下之气
11.
戊戌变法的下列措施中,最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B.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12.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章中提出:“追(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函(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13.
导致如下图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英国机器纺织品的倾销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签订
14.
同学们都观看了以下几部影视剧吧,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风云》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15.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B.设使馆C.建教堂D.加工厂
16.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

17.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18.
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
A.它是一场文化运动B.它是一场反封建运动
C.它是一场反复辟运动D.它要求民主与科学
19.
他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他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20.
2007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孙中山B.李鸿章C.***D.邓小平
21.
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甲午战争 D. 辛亥革命
22.

用放大镜观察青霉,青绿色的部分是(  )

23.

用放大镜观察青霉,青绿色的部分是(  )

24.
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这里的“思想”指的是   (    )
A.封建主义思想B.帝国主义思想C.资产阶级思想D.无产阶级思想
25.
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D.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
2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

2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

2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

29.
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一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30.
2011年3月,出于对日本核电站爆炸核辐射扩散影响的恐惧,包括遂宁在内的中国各地居民迷信碘盐可防辐射传言,出现抢盐风潮。这种狂热让我们更加体会到新文化运动中哪一思想主张的可贵()
A.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1.

读新疆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