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屡受西方列强侵略。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2)近代以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和不断探索,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其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1898年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名称)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农民阶级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名称)把斗争矛头鲜明地指向帝国主义,后来被清政府剿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名称)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二: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屡受西方列强侵略。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2)近代以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和不断探索,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其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1898年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名称)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农民阶级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名称)把斗争矛头鲜明地指向帝国主义,后来被清政府剿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名称)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2.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两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材料一: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材料二:1945年8月21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
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八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这一天获得报酬了。”
材料三: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
材料四: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它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成“解放”英法殖民地……
(1)材料一中的《卢沟桥歌》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十年”前中日两国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在“这一天宣泄清洗”了“愤怒”和“屈辱”?你认为中国人民“清洗”了“五十年的屈辱”,有何重大意义?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敌后战场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了一场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
(5)你认为材料四日本教科书里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材料一: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材料二:1945年8月21日,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
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八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这一天获得报酬了。”
材料三: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同志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
材料四:2001年4月3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它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成“解放”英法殖民地……
(1)材料一中的《卢沟桥歌》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五十年”前中日两国之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在“这一天宣泄清洗”了“愤怒”和“屈辱”?你认为中国人民“清洗”了“五十年的屈辱”,有何重大意义?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敌后战场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了一场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
(5)你认为材料四日本教科书里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三:(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红军改编表达了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诚意,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依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2分)战略决战中发动的三大战役名称分别是什么?
创建人民军队、坚持领导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8月上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材料三:(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描绘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红军改编表达了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诚意,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依据材料三,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序幕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什么?(2分)战略决战中发动的三大战役名称分别是什么?
2.选择题- (共30题)
4.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6.
某班同学编写“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主题课本剧,在收集的以下素材中,反映了广大农民抗击外来侵略风采的是
A.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
B.关天培战死沙场 |
C.太平军大败“洋枪队” |
D.道光帝下旨禁烟 |
9.
170年前,它经历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75年前,它目睹了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63年前,它见证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在它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它”是
A.北京 | B.上海 | C.南京 | D.广州 |
10.
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
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
C.三民主义——抗日战争 |
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
12.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它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措施是
A.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一批近代企业 |
B.创办京师同文馆,“中西并用”“广育人才” |
C.修建国货公司,废除科举制度 |
D.学习西方军事制度,建立海军衙门 |
13.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北伐战争 | D.解放战争 |
14.随着各种非人为因素的灾难空降,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对房屋等固定资产投保。固定资产售价看涨的走势成为该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
17.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充分反映学生爱国精神的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
18.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 )
A.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B.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
19.
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A.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 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 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 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A.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B. 南昌起义中共一大
C. 中共一大秋收起义
D. 秋收起义五四运动
27.
“八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材料重点强调了能取得抗战胜利的哪一因素?
A.国共合作抗日 |
B.坚持持久抗战 |
C.全民族团结抗战 |
D.日本战略失误 |
30.
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程 |
D.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
31.
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这所高等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 |
B.京师大学堂 |
C.国立清华大学 |
D.国立中山大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