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蒙阴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53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综合题(共1题)

1.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列强共发动了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抵抗,终于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①》

材料二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人民网》

(1)材料一中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指的是哪一场战争?随后,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发动的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列举三例)
(2)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这几次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共同影响中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请列举两例这一时期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
(4)材料二认为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19题)

2.
人民日报(People'sDaily)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变革。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机关报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青年杂志》
3.
1911年10月12、13两日,英国《泰晤士报》均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叛乱”。这次“叛乱”的主力是
A.湖北新军
B.青年学生
C.知识分子
D.工人阶级
4.
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促进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
5.
“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可以用来研究
A.武昌起义
B.护法运动
C.广州起
D.护国战争
6.
袁世凯说:“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用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为此,袁世凯采取的对策是
A.假意赞成共和,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B.签订“二十一条”,争取日本政府支持
C.派人刺杀宋教仁,并镇压二次革命
D.宣布改元“洪宪”,建立“中华帝国”
7.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控制着山东的军阀是
A.皖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奉系军阀
D.桂系军阀
8.
江苏考生王云飞在2018年高考中文言作文《绿色生活》获得满分。然而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大力提倡白话文,被称为“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下列文章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文学革命论》
B.《狂人日记》
C.《猛回头》
D.《文学改良刍议》
9.
郑板桥认为写文章要做到“删繁就简”“标新立异”,李大钊认为写文章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能反映他“铁肩担道义”的是
A.首倡使用白话文
B.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C.大力兴办企业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0.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1.
如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直接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的延续
B.纺织工业的发展
C.协定关税的影响
D.自然经济的解体
12.
“1860年,有两个强盗闯进了这里,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升腾的浓烟弥漫在北京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文中的强盗指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俄国侵略军
D.八国联军
13.
近代史上有个国家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仅45年的时间里,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这个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14.
条约签订后,当时的日本外相说:“在获得这个赔款以前,日本的财政官从未谈到过数万万元的大数字,库收入仅达8000万日元。”在该条约中日本提出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的要求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5.
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6.
《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资料》记载:“南与南不合,北与北不合,南北又复不合。”对这个状况最好的解释是
A.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7.
下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A.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8.
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19.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太平军)非正统,依旧让咸丰。”这首歌谣创作的背景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天京事变
D. 天京陷落
20.
北京的东交民巷位于崇文门与天安门广场之间,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解放前,这里是使馆聚集区。它是在下列哪一条约中被划定为外国的使。馆界的( )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