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五十中西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晚清的经济变化”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埠通商】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增多,其趋势向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地腹地。这些埠口,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地涌入、渗开。这是一种既富于贪婪的侵略性又充满进取精神和生命力的东西。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中国近代最早的商埠开放是哪一条约规定的?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商埠开放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新兴城市】
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2)依据材料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出现此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业发展】

(3)图1与图2所示的近代企业创办的地点是在______________;图3近代企业的创办人是_____________。
(4)材料图片反映的这批近代企业的建立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开埠通商】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因条约而陆续开放的商埠积久增多,其趋势向由沿海入长江,由下游而上游并逐步进入内地腹地。这些埠口,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地涌入、渗开。这是一种既富于贪婪的侵略性又充满进取精神和生命力的东西。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中国近代最早的商埠开放是哪一条约规定的?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商埠开放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新兴城市】
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2)依据材料概括我国近代城市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出现此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工业发展】

(3)图1与图2所示的近代企业创办的地点是在______________;图3近代企业的创办人是_____________。
(4)材料图片反映的这批近代企业的建立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图历史

(1)结合所学回答图1、图2反映的外国侵略者进攻北京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图片历史

(2)图4、图5分别反映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回答,图3所示的虎门销烟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一个恰当的主题。
材料一:地图历史

(1)结合所学回答图1、图2反映的外国侵略者进攻北京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图片历史

(2)图4、图5分别反映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回答,图3所示的虎门销烟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一个恰当的主题。
3.
近代先进中国人不断变革自己,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材料一反映的内容措施有何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病源所在的是严复。……严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其阐述这一思想的代表作是什么?严复的这一理论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对西方文化的服膺,强烈的民族情感,加上职业革命家的传奇生涯,使孙中山的目光远比同时代人敏锐和高远。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纲领是什么?请你列举孙中山在这一纲领指导的革命实践两例?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材料一反映的内容措施有何积极的影响?
材料二: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病源所在的是严复。……严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2)严复维新救亡的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其阐述这一思想的代表作是什么?严复的这一理论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对西方文化的服膺,强烈的民族情感,加上职业革命家的传奇生涯,使孙中山的目光远比同时代人敏锐和高远。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纲领是什么?请你列举孙中山在这一纲领指导的革命实践两例?
2.判断题- (共1题)
4.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859年洪仁玕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改正: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
改正:
(3)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兴中会,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改正:
(4)以白话文运动为开端的辛亥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
改正:
(1)1859年洪仁玕制定的《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改正:
(2)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
改正:
(3)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兴中会,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改正:
(4)以白话文运动为开端的辛亥革命,对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
改正:
3.选择题- (共20题)
5.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7.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14.
恩格斯曾高度评价镇江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行为。他说:“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恩格斯评价的镇江军民反侵略斗争发生在(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
近代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利益。其中《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赔款的数额 |
B.割地的面积 |
C.开放的口岸 |
D.开设工厂的特权 |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 B.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D.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化偏向 |
23.
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 主要反映了当时( )
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
24.
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历经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思想)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观念层面的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4.填空题- (共2题)
2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梦想是有起点的。
(1)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 运动的爆发。
(2)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的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1)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 运动的爆发。
(2)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的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