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840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4)中国在深化改革,请你就当前中国的改革提出两点建议。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4)中国在深化改革,请你就当前中国的改革提出两点建议。
2.
材料一:1871年11月日本政府派出以岩仓具视为首,包括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的大型考察团出访欧美,对欧美10多个国家的政治.外交.法律.军事.经济.文教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考察。考察团提出的“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被奉为日本建国的指导方针。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日本割占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内部实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概括日本和中国在学习西方内容上的主要特点。
(3)19世纪90年代中日之间进行了一场较量,结果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清政府割让哪些领土给日本?
(4)目前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产生摩擦。你认为两国应如何妥善解决这一摩擦?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日本割占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内部实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结合材料一,概括日本和中国在学习西方内容上的主要特点。
(3)19世纪90年代中日之间进行了一场较量,结果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清政府割让哪些领土给日本?
(4)目前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产生摩擦。你认为两国应如何妥善解决这一摩擦?
2.选择题- (共18题)
3.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
9.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10.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指圆明园)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A.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B. 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D. 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
A.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B. 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D. 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
18.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 B.筹建新式陆海军 |
C.发展民用工业 | D.派遣留学生 |
19.
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福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在狱中题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A.谭嗣同 |
B.胡适 |
C.梁启超 |
D.康有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