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文汇中学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4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21

1.综合题(共2题)

1.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在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的先进人士将目光转向西方,向他们学习,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李鸿章反思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运动的主张是什么?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一运动在近代化的探索中地位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属于哪一派别?他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领导这场“革命”的政党是哪一政党?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请你分别说说理由。
(4)材料四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得是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小明编写了一首诗歌:“上海的小楼到南湖起航,引领着革命的正确方向……”
材料二:“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埃及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在一次起义欢庆胜利时的讲话
材料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材料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
(1)材料一中“上海的小楼到南航起航”指的是中共历史上哪一重大会议?此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周恩来是在哪次起义后说这番话的?该起义有何意义?
(3)率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的领导人分别是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图中“三湾”这个地方在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有何影响?
(4)材料四所说的“远征”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远征”从哪个根据地出发?这次远征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远征”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选择题(共24题)

3.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
C.中英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5.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个不平等条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
B.都有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内容
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D.都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6.
这里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0年又在这里举办了世博会,成为世界各国展示科技成果和民族文化的大舞台。“这里”是指
A.武汉B.南京C.上海D.北京
7.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沉没的致远舰D.北京东郊民巷
8.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左宗堂主张放弃西北B.左宗棠外交收回伊犁
C.左宗棠在新疆设立行省D.左宗棠收复新疆
9.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光绪皇帝为下图一位民族英雄写的挽联,这位民族英雄就是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
A.岳飞B.林则徐C.邓世昌D.康有为
10.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放在一起研究,其依据是
A.思想解放运动B.民主与科学C.近代化的探索D.自强维新
11.
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其历史功勋不包括
A.建立同盟会,推动全国的民主革命运动
B.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
C.建立中华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
D.创建黄埔军校,领导北伐胜利进军
12.
下列报刊中和北京大学一起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的是
A.B.C.D.
13.
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维新思想一百日维新 ②三民主义一五四运动
③“民主”“科学”一新文化运动 ④马克思主义一中共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
某班上了一堂“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这堂课所属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起步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5.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战斗情景是
A.黄海大战B.北伐战争C.辛亥革命D.南昌起义
16.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对此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高超的指挥艺术
C.再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场景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17.
下列哪一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
A.废除“二十一条”B.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8.
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B.确立了以***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C.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体现不包括
A.领导阶级:无产阶级B.奋斗目标:共产主义
C.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D.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20.
下列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大事件的是
①创立黄埔军校 ②出师北伐 ③抗日战争    ④五四运动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1.
小陆同学在学习历史中,他用“刘叶煮粥喝”谐音法来记忆某次起义的领导人,那么它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22.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B.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C.工农运动发展D.国民党“清共”
23.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D.拉开了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4.
小陆同学在历史笔记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关键词,他学习的内容是
A.五四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5.
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D.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26.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