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江苏句容天王中学八年级上期末学情分析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48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3/26

1.简答题(共1题)

1.
观察下列关于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请写出每次战争的起止时间及结果。
(2)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史实写下你的感悟。

2.综合题(共2题)

2.
观察下图后回答问题:
(1)下图是反映红军长征的场面,你能为这三幅画写个题目吗?  

(2)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3)21世纪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发扬红军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
──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陕变”是指什么事件?发生于何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张学良发动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中的“强邻压境”是指哪一个国家?
(4)中共对这次事件的态度如何?派谁来谈判?
(5)西安事变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3.选择题(共20题)

4.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所不同,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能正确反映鸦片战争性质的是
A.文明冲突B.侵略战争
C.商业战争D.市场体系
6.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而且“远离毒品”的理念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下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中,与禁毒有关的是( )
A.
B.
C.
D.
7.你在学校打排球吗?

Do you{#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8.你在学校打排球吗?

Do you{#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9.
参观圆明园遗址最能使我们牢记
A.落后就要挨打
B.誓死卫国的崇高精神
C.鸦片危害严重
D.北京曾是清朝的都城
10.
下图两位历史人物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发动的运动被称之为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
“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A.洋务运动B.维新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2.x>y>0xy >1成立的{#blank#}1{#/blank#}条件.
13.
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寒假期间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上海B.南昌C.遵义D.南京
14.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问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之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这段材料说明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革命斗争是学生们发动的
B.各阶层的团结斗争是胜利的保证
C.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D.工人阶级是革命斗争的主要力量
15.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长征
D.挺进大别山
16.
黄埔军校与一切旧式军校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
A.建立较晚,结构较完备
B.采用新式武器,引进西方新式训练
C.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并聘请苏联教官
D.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17.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8.
在八年级某班举办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讨论会中,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甲同学:辽沈战役发生在长江流域地区
乙同学: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丙同学:长征的完全胜利在1934年
丁同学:新中国成立在1948年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丙同学D.丁同学
19.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请问董老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李宗仁指挥的重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淞沪会战
21.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
22.
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23.
***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天翻地覆”的含义是人民解放军
A.开始转入战略反攻B.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推翻国民党政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