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史料研究和学习历史。
(文物)

(1)余秋雨先生曾说过: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史迹之一。下列四位中学生参观过该遗址后,对此圆明园废墟形成了不同的解读,请你判断是否正确。在对应的( )中, 对的划正确,错的划错误。
(地图)

(2)①请观察上面地图,提取相关信息,把地图名称填写完整:________(人名)收复________(地名)。
②请观察上面地图,结合图例信息,概括清朝能够收复此地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原因。
③结合所学,请指出清朝这一时期对台湾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措施。
(史学论著)
昔彼得(俄国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排除),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原文)有哪些?并指出其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
(文物)

(1)余秋雨先生曾说过: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史迹之一。下列四位中学生参观过该遗址后,对此圆明园废墟形成了不同的解读,请你判断是否正确。在对应的( )中, 对的划正确,错的划错误。
A.张同学:圆明园是中华民族伟大建筑智慧的结晶。 ( ) |
B.李同学:圆明园是对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控诉。 ( ) |
C.王同学:圆明园是大清王朝实力盛衰的一面镜子。 ( ) |
D.曾同学:圆明园是日军侵华野蛮行径的主要罪证。 ( ) |

(2)①请观察上面地图,提取相关信息,把地图名称填写完整:________(人名)收复________(地名)。
②请观察上面地图,结合图例信息,概括清朝能够收复此地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原因。
③结合所学,请指出清朝这一时期对台湾地区实施有效管辖的措施。
(史学论著)
昔彼得(俄国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排除),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不得照抄原文)有哪些?并指出其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
2.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某中学决定去六朝古都——南京进行游学活动。请一起来参加此次的游学之旅吧!
(1)材料一中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参观完静海寺之后,一个同学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材料二中A、B、C三处最适合填写的内容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4)材料三中A、B、C三处最适合填写的内容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5)游学后同学们对孙中山产生无限敬仰之情。请从以下内容中挑选其中一幅,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示,可以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结果、影响几个方面介绍)
游学地点一:静海寺 | |
![]() | 材料一 静海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 A 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其下西洋的重要历史遗存之一。静海寺屡遭战火,历代均有修葺,扩建终成今制。此地还是中英《 B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议约地,现已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摘编自网络 |
(1)材料一中A、B两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参观完静海寺之后,一个同学写下了这样一句话:“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游学地点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 |
![]() | 材料二 “太平天国历史陈列”馆有4个展厅,介绍了太平天国历史的全过程。陈列在内容上采用了简史和专题相结合的新的展览理念。其中,简史部分分为 A 起义、建都 B、北伐(和) C 、天京事变、挺进苏浙、天京失陷六部分,各部分以精练的文字资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前后18年的悲壮历程。 ——摘编自百度百科 |
(3)材料二中A、B、C三处最适合填写的内容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游学地点三:中山陵 | |
![]() | 材料三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主体建筑为祭堂。祭堂有三座拱门,门楣上分刻“A”“B”“C”字样。祭堂中央供奉孙中山坐像,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摘编自百度百科 |
(4)材料三中A、B、C三处最适合填写的内容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5)游学后同学们对孙中山产生无限敬仰之情。请从以下内容中挑选其中一幅,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提示,可以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经过、结果、影响几个方面介绍)

3.
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栏目一:幼童赴美: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的目的。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不得照抄原文)
栏目二:旭日东升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表格。
栏目三:走向世界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结合所学,指出他们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栏目一:幼童赴美:
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的目的。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不得照抄原文)
栏目二:旭日东升
开始留学日本的时间 | 人物 | 书籍 | 作用 |
1902年 | 章炳麟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
1902年 | 邹容 | | |
1903年 | | 《猛回头》、《警示钟》 |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上述表格。
栏目三:走向世界
陈独秀 |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
蔡元培 | 1907年赴德国访问: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
胡适 | 1910年赴美国留学 |
李大钊 |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
鲁迅 | 1902年留学日本 |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结合所学,指出他们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选择题- (共33题)
4.
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
5.
下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根据书页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判断,“咸丰”“第十年”(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圆明園——圆明园,焼——烧)是( )


A.1840年 | B.1842年 |
C.1856年 | D.1860年 |
15.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
C.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18.
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经历了这场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3.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主要在于(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
D.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 |
26.
如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这幅漫画反映了( )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
C.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
D.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
27.
孙中山先生在一篇檄文中,说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号召发动了( )
A.辛亥革命 | B.二次革命 |
C.护国运动 | D.护法运动 |
28.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直接受益于下列的( )
A.反对旧道德 |
B.提倡民主与科学 |
C.文学革命 |
D.反对专制与愚昧 |
29.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作用的是( )
A.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 B.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
C.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D.促进了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
30.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
A.创办军事工业 | B.创办民用工业 |
C.培养维新人才 | D.筹划近代海防 |
34.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A.平等、自由 | B.自由、民主 | C.民主、科学 | D.科学、平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