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心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41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综合题(共2题)

1.

   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别

“租借地”

“势力范围”

俄国

旅顺、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威海卫

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一部分

日本

 

福建

 

分析:(1)该情境出现在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2)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影响?

(3)情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时局”?

2.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请完成:
(1)“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
(2)材料所指“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3)“赔款白银4.5亿两”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5)这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选择题(共25题)

3.
“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场景应出现于以下哪一历史事件中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4.
海关是国门的钥匙.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在朝天门附近正式开关征税,这标志着
A.重庆正式开埠
B.英国打开了重庆乃至四川的大门
C.列强开始在重庆开设租界
D.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5.
当历史开始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在中国的心脏地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西方侵略的群众运动。材料中的“群众运动”指的是(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D.义和团运动
6.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7.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
创立于1854年的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明确征税范围、完善征税手段、强化追欠制度、细化征税标准、取得各国驻沪领事的同意支持,到1869年终于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此事说明
A.中国近代化在缓慢前进
B.各国全力支持清政府改革
C.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果
D.百日维新推动法治化进程
9.
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1.
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2.
下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A.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3.
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的局部,其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于(  )
A.①B.②
C.③D.④
14.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
B.兴办新式学堂,派遭留学生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15.
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6.
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见证和诉说着历史。下图中的“废墟”是西方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后造成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下图)该漫画的寓意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斗争
18.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条款属于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③允许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④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
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20.
我国大作家老舍的父亲曾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1900年因抗击外敌阵亡。文中的“外敌”指(  )
A.英国侵略军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军D.八国联军
21.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詹天佑等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他们出洋留学是在( )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22.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创办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3.
主张救亡图存,并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陈宝箴
24.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戊戌六君子中哪位在就义之前说的? (  )
A.谭嗣同B.康有为
C.梁启超D.杨锐
25.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下列什么事件?
A.戊戌变法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同盟会成立
26.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即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
A.清华大学B.北洋水师学堂C.京师大学堂D.保定讲武堂
27.
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且标。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