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只是回答问题。
(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事件及其影响。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3)“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是因为什么事件,影响是什么?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请回答:(1)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事件及其影响。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3)“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是因为什么事件,影响是什么?
2.
民国建立后,局势纷扰,人们依然在不断地追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2)材料一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作战的主要战友还有谁?(至少两个)
(3)依据材料二说明李大钊此时在宣传什么思想?
材料一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二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的凯歌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
(1)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谁?宣传这“两位先生”的主要阵地是什么?(2)材料一反映出陈独秀的什么精神?和他并肩作战的主要战友还有谁?(至少两个)
(3)依据材料二说明李大钊此时在宣传什么思想?
3.
材料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材料二 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2.选择题- (共14题)
4.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 B.B C.C D.D
重大事件 | 相关史实 |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 A.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大肆劫掠。 |
B. 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的奋勇抵抗。 | |
C. 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 |
D.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A B.B C.C D.D
5.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是 ( )
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 B.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
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 |
7.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 B.《虎门条约》 | C.《望厦条约》 | D.《黄埔条约》 |
10.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 B.战备不足 |
C.清政府妥协退让 | D.封建制度腐朽 |
11.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⑥ |
C.②③④⑤⑥ |
D.④⑤⑥ |
12.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
16.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 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 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
17.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
①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①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