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知图片、获取信息)
(1)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关于“虎门销烟”的一块浮雕,该事件向列强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认识英雄、积累知识)
(2)某班同学编写近代侵略英雄手抄报,某同学收集了如下三位人物的图片,请帮他完成简介。

(感悟英雄、学习精神)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洪秀全:“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日兄弟,女日姊妹。”
李秀成:“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若仅沽名殉节,不顾祸遍苍生,亦岂志士仁人之所忍为。”
(3)读了这些言论,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感知图片、获取信息)
(1)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关于“虎门销烟”的一块浮雕,该事件向列强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认识英雄、积累知识)
(2)某班同学编写近代侵略英雄手抄报,某同学收集了如下三位人物的图片,请帮他完成简介。

(感悟英雄、学习精神)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洪秀全:“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日兄弟,女日姊妹。”
李秀成:“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若仅沽名殉节,不顾祸遍苍生,亦岂志士仁人之所忍为。”
(3)读了这些言论,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材料一: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2.选择题- (共29题)
6.
1895年,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的“割地”是指清政府
A.割香港岛给英国 |
B.割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给俄国 |
C.割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给俄国 |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8.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9.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10.
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 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
C.挽救了民族危亡 |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
11.
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这句话最能说明( )
A.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 | B.中国力避冲突,避战保船 |
C.中国是日本占领朝鲜的障碍 | D.日本独吞朝鲜后入侵中国 |
13.
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是( )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
C.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
14.
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A.太平天国运动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8.
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直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
B.黄海海战 |
C.辽东战役 |
D.威海卫战役 |
22.
有一公司筹拍有关义和团的电影,下列哪一情节不符合历史事实
A.义和团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
B.义和团捣毁教堂、拆毁铁路 |
C.盛行于广东一带,打出“扶清灭洋”口号 |
D.1900年夏,义和团已控制了京津地区 |
23.
“为了满足军士的贪婪,各国将领允许士兵在北京城无所顾忌地烧杀抢掠三日。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躏和摧残。地安门至西安门的房屋被焚毁殆尽,前门至东四牌楼也是满目荒凉……”材料描述的是( )
A.八国联军的暴行 | B.英法联军的暴行 |
C.美日军队的暴行 | D.日军旅顺大屠杀 |
25.
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26.
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马关条约》签订 | D.清政府腐朽统治 |
29.
洋务运动时,留学教育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突破,许多留学生回国后成为国家栋梁,如严复、詹天佑等。由此可见,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
A.引进了机器生产 |
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
C.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D.推动了教育近代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