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天问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39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分析

图一鸦片战争穿鼻海战图二甲午战争黄海激战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1)材料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你依次写出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它们分别带给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战争
战后签订的条约
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举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事例?(一例即可)
(3)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一再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1)图一显示的是一场战争的形势局部图,写出该战争的名称。

(2)图二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后的一处残迹,该残迹是哪些人造成的结果?

(3)曾国藩的话,表明他决心投身于一场什么运动?材料一、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历史关系?

2.选择题(共21题)

3.
19世纪70年代,率领洋务运动期间装备起新式武器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的是
A.左宗棠
B.张之洞
C.刘锦棠
D.曾国藩
4.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他也被杀,但他的那种愿以颈血刷污政,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直指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为人民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后人永远去敬仰。”“他”指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孙中山
5.
“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场景应出现于以下哪一历史事件中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黄海大战
D.义和团运动
6.
关于维新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不正确的表述的
A.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C.促进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
D.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7.
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8.
1876年,李鸿章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A.新式海军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新式学堂
9.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古、怡和公司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0.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12.
某校兴趣小组整理了以下历史信息,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①虎门销烟   
②火烧圆明园    
③《马关条约》  
④义和团运动
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的探索C.内战烽火D.殖民扩张
13.
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 )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
14.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马关条约》的后果
C.中国边疆的危机
D.《南京条约》的影响
15.
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火烧圆明园C.武昌首义D.义和团运动
16.
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D.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18.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9.
有学者将1895-1945年的台湾称为“孤儿”,使台湾沦为“孤儿”惨境的事件是签订了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
如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1.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2.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
A.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B.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3.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