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38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2

1.综合题(共2题)

1.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他受命于钦差大臣,后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中国割让A地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梁启超说过: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材料四: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条约与哪次战争有关?你知道条约中的地点A是哪里吗?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梁启超在唤醒民众方面参与了什么重要活动?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的内容?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感想?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奕訢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认为“目前之患在內寇,长久之患在西人”。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们发起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他们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各举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法通议》

(4)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哪一派别?这场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5)材料三体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内容?
(6)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5题)

3.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C.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4.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救亡图存
D.振兴中华
5.
关于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武昌起义也叫做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6.
下面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B.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革命纲领
7.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
8.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这群人属于(  )
A.农民阶级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D.资产阶级革命派
9.
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10.
华为用5G技术使中国民族企业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历史上,我国民族工业起步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
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义和团运动
B.护国战争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13.
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
C.“扶清灭洋”
D.《天朝田亩制度》
14.
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5.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A.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摆脱了殖民统治
16.
下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期间(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
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中国战败了
18.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B.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延续了民主共和国的精神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19.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孙中山和黄兴等发起了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二次革命
D.辛亥革命
20.
1912年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是
A.袁世凯
B.孙中山
C.溥仪
D.黎元洪
21.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部法律文件就是
A.《辛丑条约》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2.
“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1894年他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强学会B.兴中会
C.光复会D.同盟会
23.
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亊件直接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4.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
A.陈独秀B.鲁迅C.李大钊D.聂耳
25.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B.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C.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活动
D.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活动
26.
摆脱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使文化更接近于大众平民,我们真应该感谢( )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7.
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的到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微山县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
A.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还我青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