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3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2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 见如图

(1)材料一的三个条约,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这三个条约中的哪一条款?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上图三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人民的战争)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2)材料二出自什么纲领文件?你如何评价它?
(3)面对列强的侵路,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两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爰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4)伴随列强的入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中的A、B、C、D分别是什么?
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西学制度促觉醒)
材料一 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该事件对辛亥革命有什么影响?
(思想文化促创新)
材料二 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扰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摘编自《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2)根据材料二说说,《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什么?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五四精神显力量)
材料三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五四运动99周年纪念活动,对于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的思想条件是什么?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开天辟地展新篇)
材料四  1921年7月30日,在上海兴业路76号举行的大会,因受法租界巡捕房的干扰而暂时中断。8月初的一天,大会的最后一次会议,改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
(4)材料四中的“大会"是指什么会议?该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
河北雄安新区设立后全国人民掀起一股“到雄安去”的热潮。历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奔走于不同的地方。
材料一  “到黄埔去”
各级同学们(指各级中共党组织)
广州军校正拟招收入伍生,望各地速速多选……同学,自备旅费,前往广州投考……此事关系甚大,各地万勿忽视。

——中共关于号召报考军校的通知

材料二  “到井冈山去”(下图)

材料三  “到战场上去”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

——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广州军校”的校长是谁?此时的国共两党已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准备北伐,请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的图中,***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从而走上了什么道路?
(3)材料三中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什么事变?标志着什么?在此事件之后,国共两党迎来了第二次合作,那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意义是什么?

2.选择题(共23题)

4.
1945年8月下旬,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市民纷纷向《新华日报》表达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当时民众
A.渴望建立和平、民主的国家
B.期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普遍支持土地改革
D.对抗日战争胜利充满信心
5.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路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①
6.
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而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义和团掀起反帝爱国运动
③邓世昌黄海激战壮烈殉国
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A.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7.
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如图,某同学用“北极熊的野心”来形容近代某国对我国北方领土的觊觎和侵占。“某国”是指
A.俄国
B.日本
C.印度
D.英国
9.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顽强抗击侵略者;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左宝贵血战平壤;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士成血洒八里台。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西方侵略史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人民的探索史D.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10.
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黄海大战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解放战争
11.
纪录片《复必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2.
关于三民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主主义
B.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
C.三民主义是兴中会的革命纲领
D.三民主义是中共的指导思想
13.
某学生阅读了《北洋军阀统治初期的一组数据》,他提出了四个观点,说法准确的是
农户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增加5000多万元
 
A.民不聊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
B.中国军队的近代化程度提高
C.袁世凯去世,军阀混战的局面结束
D.生产和人口减少与军阀混战有关系
14.
孙中山发表宣言,谴责袁世凯“推翻民国”,号召全国人民“猛力进行”,以除去此“国贼”。该宣言应发表于(   )
A.兴中会成立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二次革命”时期D.护国运动时期
15.
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B.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
D.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16.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的对应不准确的是(   )
A.1919-1927年——开天辟地,实现共和
B.1927-1937年——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C.1937-1945年——统一战线,团结抗战
D.1945-1949年——国共对峙,战略决战
17.
观察长征路线图,召开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性会议的地点在
A.①
B.②
C.③
D.④
18.
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右图。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②战略反攻开始。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A.①⑥②④③⑤B.④②③⑤⑥①
C.③②④⑥①⑤D.①⑤⑥②④③
19.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曲凝聚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20.
下图是漫画家张仃创作的名为《东北军脚下的镣铐》这一镣铐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日军直接发动对东北的突然袭击
B.国民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东北三省锦绣河山沦陷敌手
2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22.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 发动辽沈战役
B. 发动渡江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南京
24.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A.增强国力B.地方自治C.拥蒋反共D.逼蒋抗日
25.
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
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