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川中丘陵地区信息化试点班级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3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2/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2 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一位祖籍香港岛、1845 年移居台湾、1897 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经苦难的 75 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 60 年的颠沛流离,与近代几个不平等条约密切相关。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老人一生所受苦难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及其相关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这几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原因有哪些?对此你有何启示?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共同愿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  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界碑”?
材料二

(2)依据针对图 A、图 B,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创办派别:______。
企业类型:图A属于_______;图B属于________。
(3)根据图C,指出1842—1890 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量呈现怎样的变化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872—1890 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 《中华文明史》
材料四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粗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5)材料三中“自有其成功之处”指什么?为什么材料四中说“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没有人答应”?
材料五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能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6)材料五中“德、赛两先生”指什么?举出二位材料中“我们”的代表人物。
(7)综合以上至少三则材料,给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的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的、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材料中的“它”指什么事件?它促进了哪种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2)指出材料一、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万余里,纵横11个省。请问历史上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 11 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 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
(3)根据材料三,概括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4)某校师生计划暑假里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请你向他们推荐一处最值得参观的历史遗址并指出其理由。

2.选择题(共23题)

4.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宋教仁案
④袁世凯称帝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②④①③
5.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6.
中国近代一不平等条约规定:“凡英民稟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即领事)出投稟,管事官先行查察……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者,管事官均应听讼………其英人如何科罪, 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破坏了中国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司法 主权D.关税主权
7.
马克思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英法联合侵华B.洗劫并烧毁圆明园
C.增加通商口岸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8.
2016 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 2015 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致远舰等六项发现入选。下图中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
A.AB.BC.CD.D
9.
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党伟业》
②《旅顺大屠杀》
③《秋收起义》
④《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②④③①
10.
下图是我国近代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渔夫在钓鱼,远处一只手拿着剪刀要剪掉钓线;剪刀上写着“欧洲的干预”,鱼杆钓上来的鱼身上写着“辽东”。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揭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C.激起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D.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1.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政府十分得意,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次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了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
A.确立了美国在瓜分中国中的盟主地位B.美国凭借其工业优势扩展了中国市场
C.遏制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美国战胜其他列强获得独霸中国局面
12.
反抗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下列有关义和团运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先后在山东、山西等地广泛开展
B.因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引起
C.曾在廊坊狙击西摩尔率领的联军
D.兴起过程中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
13.
“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专项斗争中的响亮口号。1839 年, 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和勇气,他是
A.关天培B.林则徐C.洪秀全D.丁汝昌
14.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    )
A.彻底的反封建思想B.绝对的平均主义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15.
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16.
“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提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发起“公车上书”
④提出“三民主义”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⑥组织策划黄花岗起义
A.①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
17.
如果你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A.武昌、北京B.上海、广州C.天津、北京D.武昌、南京
18.
小明的爷爷 2018 年已九十高寿,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小明爷爷出生于
A.民国十五年B.民国十六年C.民国十七年D.民国十八年
19.
***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书中说到:“……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材料中“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是指
A.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B.晚清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20.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初期,对内独裁统治的特点是
A.公开撕毁《临时约法》,复辟帝制B.制造暗杀事件
C.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D.武力镇压革命党人
21.
以下没有反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权”思想的报刊或书籍的是
A.B.C.D.
22.
某同学将维新变法一课内容整理如下,其中符合“康有为”的选项是
A.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B.下诏变法;历时 103 天
C.再次上书;呼吁变法维新D.慷慨就义;坚持救国之路
23.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24.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创立时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址设在江西南昌B.孙中山亲自担任该校校长
C.创办于 1927 年D.实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25.
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有误的是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右”倾错误
26.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