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二 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是在哪场战争中签订的?
(2)材料二所示内容反映的是哪场列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中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二 这场战争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列强联军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到1901年腐败的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又战败了,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是在哪场战争中签订的?
(2)材料二所示内容反映的是哪场列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中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二所反映的这场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专制主义和至尊的帝王被人们唾弃,而民主、共和变成人人争贴的时髦标签。革命高潮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变化,甚至发生过普通公民自荐当总统的新鲜真实的事例。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材料一中李鸿章为什么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纸糊的老虎”?
(2)材料二反映了这场革命使中国发生了什么剧变?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运动给中国人民的思想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共同主题?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表现这一主题的?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专制主义和至尊的帝王被人们唾弃,而民主、共和变成人人争贴的时髦标签。革命高潮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变化,甚至发生过普通公民自荐当总统的新鲜真实的事例。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材料一中李鸿章为什么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纸糊的老虎”?
(2)材料二反映了这场革命使中国发生了什么剧变?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运动给中国人民的思想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共同主题?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表现这一主题的?
3.
在图文中捕捉历史,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三,你联想到的是近代中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该事件爆发于哪一年?
(2)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3)图四与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这一大事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观察图三、图四,你能说出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内在关系吗?

(1)观察图三,你联想到的是近代中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该事件爆发于哪一年?
(2)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3)图四与近代中国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这一大事是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观察图三、图四,你能说出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内在关系吗?
2.简答题- (共1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这场战争中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写出其中的任意三项内容?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这场战争中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写出其中的任意三项内容?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选择题- (共24题)
10.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输入的危害 |
B.《马关条约》的后果 |
C.中国边疆的危机 |
D.《南京条约》的影响 |
11.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武力进犯大多得逞,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于强大 | B.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
C.清政府战和不定,妥协退让 | D.清朝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操练不勤 |
13.
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参看下图),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7.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2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甲2=3,S乙2=2.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blank#}1{#/blank#}(填“甲”或“乙”).
18.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2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5环,方差分别是:S甲2=3,S乙2=2.5,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blank#}1{#/blank#}(填“甲”或“乙”).
25.
1913年3月20日22时45分,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经过调查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凯。“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权力之争 | B.美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
C.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 D.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
26.
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 )
A.民主思想 | B.政治制度 | C.军事技术 | D.风俗习惯 |
27.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维新变法,最重要的是()
A.培养人才 | B.开办学校 |
C.废除科举 | D.改变政制 |
4.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4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