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丰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罗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战争?依据哪一条约,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根据材料一回答,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驱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以什么事件为借口授动了“大规模的报复”?材料三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之权及该地域垒、兵器制造所有公有物永远让与日本。中国支付日本兵费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3)你说出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一条约?并指出哪一条款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列强要求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材料四节取于《中国历史五千年》之《晚清悲歌》有关内容: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4)“北京二度被占领”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辛丑年里泪盈盈”?材料一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封建统治飘摇不定,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封疆大吏着手开始由上至下的改良。但是.他们……始终没有触及封建体制的改变,始终维护着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这场改良运动是指什么事件?这次以维护“封建阶层的利益核心”而发起的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圆心拒》,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证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有哪些?材料三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大政客。他在任内,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订了民国4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等到民国5年6月6日死的时候,他没有做一件于国有益、于已有光的事情。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民国4年”是哪一年?“他”的结局进一步印证了孙中山领导打倒皇帝的斗争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材料四“吾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4)材料四中陈独秀等人为了改变“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的局面发起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地位?
(2)图二“红船”是为还原哪一次历史会议而创作的油画?
(3)图三是共产党旱期组织成立示意图。请你说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有何联系?
2.选择题- (共24题)
A.平壤战役 |
B.黄海海战 |
C.辽东战役 |
D.威海卫战役 |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A.湘军围困 |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 C.内部矛盾 | D.武器落后 |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
B.创办民用企业 |
C.开办新式学校 |
D.派遣留学生 |
A.追求民族平等 | B.实现了真正的民主 | C.争取民族独立 | D.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 |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A.辛亥革命的成果 | B.新文化运动的成果 |
C.维新变法的成果 | D.国共合作 |
A.师夷长技时代 ![]() | B.君主立宪时代 | C.民主共和时代 | D.民主科学时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