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8题)
6.
在谈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直言不讳:“野蛮战争的邪恶,必然导致这些与我们自诩的文明格格不入的种种行径。”他评说的史实是
A.南京大屠杀 |
B.割占台湾岛 |
C.火烧圆明园 |
D.镇压义和团 |
7.
18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结果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太平军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这一事件是指
A.金田起义 |
B.定都天京 |
C.北伐、西征 |
D.天京事变 |
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主要是指
A.![]() |
B.![]() |
C.![]() |
D.![]() |
9.
“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政府的威望跌入谷底”。导致这一结果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0.
(题文)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
B.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
D.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封建因素又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 |
12.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
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22.
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
A.上海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
C.五四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D.上海学生运动和中共成立 |
25.
下图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组歌》中描述这个历史事件的歌词是


A.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 |
B.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
C.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
D.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
28.
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能够成为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 )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D. 是红军长征的起点
A.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召开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D. 是红军长征的起点
29.
受中日历史问题的影响,我国多地曾发生打砸日系车的现象,秦老师组织学生对这一现象开展课堂讨论,下列学生的观点中,属于正确的情感态度的是 ( )
A.月月: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你还买日本车,砸的好 |
B.小俊: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携起手来,共砸日本车 |
C.露露:发扬五四精神,支持民族汽车工业发展 |
D.虎子:开日本车的人,都是不爱国的人 |
30.
“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它的旗面为红地,左上角缀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它与下面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武昌起义 | B.秋收起义 | C.广州起义 | D.南昌起义 |
32.
在电影《西安事变》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恩来与蒋介石见面时,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他们相互这样称谓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北平和谈
A. 黄埔军校的建立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北平和谈
34.
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的一项是()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B.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C.党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D.党在当前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
35.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37.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探索,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探索这一道路的起点是
A.秋收起义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
C.遵义会议召开 | D.红军长征胜利 |
40.
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御外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自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
A.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C.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 |
D.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
41.
“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守军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问题,这些质问主要针对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双十二事变 |
43.
图片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是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
B.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
C.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D.国共两党达成民主、团结、统一的主张 |
47.
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
B.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
C.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
D.避免了新的内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