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1900年瓦德西给德皇的信
材料三、 清政府派***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的结果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什么?
(5)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是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是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日报》1860年10月9日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1900年瓦德西给德皇的信
材料三、 清政府派***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各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在材料一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材料二的结果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影响较大的内容是什么?
(5)通过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2.
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央和地方,至少四个)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3)材料二中“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更为可取的方面”分别指什么?
(4)由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
(1)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央和地方,至少四个)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
(3)材料二中“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更为可取的方面”分别指什么?
(4)由材料二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
***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长沙学生在***等人领导下,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力行救国之责”。
(1)“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3)点燃“星星之火”的是哪一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是指中国找到了哪条正确的道路?
材料四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4)材料中的“战略转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转移”的过程中,起到生死攸关转折作用的事件是什么?
(5)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所做的贡献,至少两例。
材料一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长沙学生在***等人领导下,举行罢课和示威游行,“力行救国之责”。
(1)“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
(2)“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率领工农革命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3)点燃“星星之火”的是哪一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道路是指中国找到了哪条正确的道路?
材料四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4)材料中的“战略转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转移”的过程中,起到生死攸关转折作用的事件是什么?
(5)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所做的贡献,至少两例。
2.选择题- (共23题)
6.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是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①《鸦片战争》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①③ | C.①③④② | D.④③②① |
7.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
法国大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撰写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A.八国联军 | B.美英联军 | C.英法联军 | D.英日联军 |
11.
1902年,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
15.
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 |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16.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他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现象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1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 B.陕甘根据地 | C.左右江根据地 | D.中央根据地 |
21.
95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2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