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代史上,一系列的列强侵华战争和大批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入灾难屈辱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带来的后果?英国人认为这是一场“通商战争”,哪些条款体现了这一“通商”的企图?我们认为这是一场侵略战争,所签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件史实之间的联系。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陈天华的观点。
(4)以上材料,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如果生活在哪个年代,请你提出1-2个可行的治国方略?
材料一

(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带来的后果?英国人认为这是一场“通商战争”,哪些条款体现了这一“通商”的企图?我们认为这是一场侵略战争,所签条约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两件史实之间的联系。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陈天华的观点。
(4)以上材料,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如果生活在哪个年代,请你提出1-2个可行的治国方略?
2.
材料一 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1912年2月孙中山说:“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1)材料一中这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至少答出两项)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为此开展了什么活动?结果怎么样?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孙中山先生说出此话的背景是什么?此话中包含着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1912年2月孙中山说:“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1)材料一中这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是什么?这场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至少答出两项)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为此开展了什么活动?结果怎么样?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孙中山先生说出此话的背景是什么?此话中包含着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判断题- (共1题)
3.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错。正确的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
(1)1860年,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两个强盗是英国和法国。( )
(2)太平天国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最后反而被清庭绞杀。( )
(3)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
(4)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
(5)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
(1)1860年,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两个强盗是英国和法国。( )
(2)太平天国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最后反而被清庭绞杀。( )
(3)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
(4)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一样,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
(5)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
3.选择题- (共24题)
5.
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左宗棠收复新疆 |
C.邓世昌壮烈殉国 | D.义和团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 |
6.
《辛丑条约》签定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冯某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开商埠 | B.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建教堂 |
C.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办工厂 | D.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设使馆 |
9.
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
11.
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A.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 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 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5.
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那次战争中? ( )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解放战争 |
16.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1.
1912年,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这意味着中国( )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A. 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B. 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封建统治的结束 D. 君主立宪制的结束
22.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23.
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
24.
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